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和自家带的咸菜,解决了进城后的吃饭问题。
叶菁菁和薛琴都深感佩服,果然劳动人民有智慧,办法总比困难多。
谢广白也感叹:“总比他们吃冷的强。”
其实饭店也愿意干这个事儿,但是饭店规矩多,比不上医院食堂有现成的政策可以钻漏洞。
食堂里真正的病人家属,以及医生护士,似乎也不介意农民的存在。
还有人对他们的萝卜干感兴趣,拿自己刚打的炒菜跟他们换。
结果农民不肯,直接分了萝卜干给对方。
那要换菜的家属也不好意思占人便宜,索性也扒拉出一半的炒白菜,直接倒在人家的搪瓷缸子里。
食堂里发出了一阵欢笑,空气弥漫的都是快活的气息。
叶菁菁突然间好奇了一句:“晚上他们有地方睡觉吗?”
现在的交通太不发达了,农民进城都是披星出戴月归的。
倘若夏天还好说,但大冬天的,真的好折磨人。
第104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地道啊
谢广白摇头:“这个医院没办法。晚上他们进来避个风是没问题的, 但这么冷的天,没铺盖也过不了夜。”
他们谁也没提去旅馆的事儿。
一来,住旅馆是要介绍信的。
二来, 住旅馆可不便宜。农民卖菜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喊他们住旅馆, 他们可舍不得。
薛琴现在一门心思想挣钱, 听到这里,猛然眼睛一亮, 兴冲冲地捅了捅叶菁菁的胳膊:“我们可以开脚店。”
她伸手指着聚在墙角的农民们,压低声音道, “他们就是我们的顾客。”
叶菁菁眼睛瞪得比她还大。
姑娘,可以呀,现在真是锻炼出来了。
这个挣钱的意识, 很强烈哦, 很会看市场走向。
谢广白却不得不提醒两位女同志:“那你们准备把脚店开在哪里?你们有房子吗?”
呃,这是个大问题。
现在全市都缺房子, 工厂缺厂房,居民缺住房,旅店也想扩张,同样没房。
薛琴瞬间变成了泄气的皮球,她本来还以为又能搞一家新店了。
叶菁菁摸了摸下巴,犹豫着开了口:“其实也不是没地方能住人。”
这下别说薛琴了,谢广白都跟着起了好奇心:“哪里?”
“地道啊。”叶菁菁理所当然。
想当年夏天的时候,她本着节能的原则, 经常跑地下人防工程。
那地儿,冬暖夏凉的,可舒服了。
她积极推荐:“深挖洞, 广积粮。咱们挖了那么多地道,现在不正好可以用上吗?对了,我看到了,我们纺织厂也有地道的。”
“不行!”
薛琴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开什么玩笑,地道那是打仗用的,怎么能够拿出来开脚店呢?
军事设施,懂?
叶菁菁却不以为意:“人民战争,那就是打仗跟生活不分开。没理由说挖了以后,就这么白放着。我看过《地道战》,人家平常也可以在里面纺线呢。”
薛琴都愣住,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叶菁菁还掰着手指头,跟人家数地道做旅馆的好处。
“地下黑黢黢的,干别的也不方便。但是晚上睡觉无所谓呀。而且只要是盖出来的东西,那就必须得靠人气养着。你看,房子只要长时间不住人,必然会垮掉。”
谢广白在旁边听着,直点头:“有道理。”
叶菁菁还在继续加码:“而且咱们工人夜校做这个,绝对有优势。”
“一般旅馆招待都是体面人,干干净净的。但是农民住店吧,个人卫生问题,估计不小。”
“人家服务员会觉得膈应。可咱们要开酒店的话,专门招返城知青,下乡的时间越长越好。”
“这样他们跟农民打交道的日子久了,好多事情就能够理解。双方起冲突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而且咱们地道是现成的,需要继续投入的基建投资很少,咱们收费就有价格优势呀。同样是凑合着睡一晚上,能省钱,人家农民肯定来。”
薛琴被说得眼睛都直了,赶紧喊停:“别别别,咱们理发店的事情还八字没一撇呢,说什么脚店啊。”
叶菁菁可不承认:“是你先说要开脚店的。”
谢广白在旁边作证:“我也听到了。”
薛琴想要耍赖都耍不过,只能强行转移话题:“说电吹风呢,我们先去买吹风机再说。吃饭吃饭,哎,这个冬笋焖肉不错哦。”
叶菁菁和谢广白对视一眼,后者点头赞同:“是啊,你们都多吃点。”
三个还要长身体的年轻人,吨吨干饭。
他们饭量不小,但医院食堂的菜,分量也挺足,最后胡萝卜炒鸡蛋跟凉拌荠菜干完了,瓦罐肉还有剩。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叶菁菁毫不犹豫地打包了。
“放你办公室吧,你晚上吃。”
谢广白半天都没吃剩菜不好的意识,直接点头:“好啊。”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