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让人取来盟约文书,一式三份,分别用汉文、西夏文、东辽文书写。
使者们颤抖着拿起笔,在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国玺。
印章落下的那一刻,富弼长舒一口气,起身说道:“自此,大周与西夏、东辽缔结盟约,永罢刀兵,互通有无。”
帐内众人纷纷起身道贺,唯有赵宗全父子面带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盟约签订的消息传回汴京,元丰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封赏。
富弼凭借和谈之功,从参知政事晋升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正宰相,赐金明池大宅一座,加食邑三千户。
赵宗全虽未如愿主导和谈,却也借着副使之功,晋升为参知政事,跻身副宰相之列。
就连赵策英也沾了光,晋升为团练使,加食邑五百户。
而作为北疆之战的最大功臣,徐子建却依旧镇守幽州,除了之前的封赏,并未再获额外恩赐。
原本驻扎在武州的20万大军,开始往太原路和幽州路撤军。
赵忠全父子以及顾廷烨等人准备回汴京述职。
唯有三军统帅徐子建被留在了北疆幽州坐镇。
帅帐内,周森将汴京送来的圣旨递给徐子建,忍不住说道:“公子,您立下如此大功,却让富相公得了和谈首功,实在太吃亏了。”
徐子建接过圣旨,随意放在案上,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酒水辛辣,却让他心中的郁结消散了不少。
他望着帐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吃亏?未必。”
他心中清楚,元丰帝对他手握重兵本就心存忌惮,若是再将和谈之功揽入怀中,功高难赏,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将功劳分给富弼,赢得了这位宰相的友谊,又减轻了元丰帝的猜忌,这才是长久之计。
“周森,通知登州水军那边,按盟约撤回袭扰辽阳府水军,同时加强幽云防线的修筑。”
徐子建转过身,眼神坚定,“另外,告知归义郡主耶律观音奴,让她即刻带着三万降兵前往大同北,建立马场,不得有误。”
“是,公子。”
周森躬身领命,转身退出帐外。
帐内只剩下徐子建一人,他走到案前,拿起那份和谈盟约,指尖划过“武州之盟”四个大字。
烛光下,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底深处,藏着对未来的深思。
北疆的战火暂时平息,但朝堂的暗流从未停止。
他如今身为燕王,手握北方三路大军,功高盖世,却也如履薄冰。
韬光养晦,稳固防线,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武州的平原与山峦,天地间一片洁白。
徐子建举起酒盏,望向汴京的方向,心中默念:“也不知道汴京的家人可还安好。”
酒液入喉,暖意蔓延全身,他知道,这场权力游戏,才刚刚开始。
这般僵持了两日,西夏与东辽使者依旧不肯松口,赵宗全父子则私下频繁联络使者,许诺各种好处,试图搅黄富弼的谈判。
一时间,和谈陷入了僵局。
这日清晨,武州城外突然鼓声大作,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耶律庶臻与李清露正在驿馆内商议对策,听闻鼓声,连忙起身登上阁楼眺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