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这掌柜也是穿越的?  全家穿越:逃荒!还没金手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后老太太们花了二两银,买了卖货郎所有的黑白色棉线,还有两匹青色粗棉布,两匹蓝色的。
    不过布匹是花老太太单独买的,说是要给他儿做身新衣,主要是沈知秋被叫乞丐。
    就跟剜她心似的,这可是她吃尽苦头才供给出来的“小三元”儿子啊。
    至于为啥买四匹,那是因为老太太寻思,她有三儿一女,再加上媳妇姑爷,也不能太偏心,
    虽然是给大人做不起一人一身,那就除了给三儿做一身,剩下的给小娃子们做吧。
    孩子小,身高不够,省布。
    那卖货郎还答应给他都按照白布的价格算。
    可就算这样,在花老太从裤腰带里掏钱的时候,心都在滴血。
    拿着那块小碎银子,咋都不乐意松手。
    而男人们却接过了平日里女人干的活,烧水,煮姜汤,再多烧点水擦洗下,泡泡脚。
    硬生生的走了一日,感觉腿和脚都快不是自己的了,用热水泡泡,也能缓解一下。
    但他们也不会因着人家掌柜的好心 ,就真厚着脸皮蹭人家柴火和水。
    有些汉子帮着店家把所有的空水缸都打满, 顺便还给人家把水缸也都淘洗了一遍。
    也有给人家店家劈柴的,这是城内,不能去山林里砍柴,但是把人家没有劈好的柴火,都给人家劈了还是可以的,反正他们认为自己啥也没有就是有力气。
    沈呦呦目送奶奶们回屋以后,一个人向大堂走去,没事她不怕人贩子,如果真遇见,谁拐谁还不一定呢。
    此时估计傍晚六点多的样子,肯定不到七点,因为之前他爹说了大庆是晚上差不多七点的时候宵禁的。
    虽然此时已经没有什么人外出了,但客栈内还是挺热闹的。
    不得不说,这酒楼的掌柜挺会做生意,因为现在客栈大堂里如此热闹是因为店小二说,宵禁时间一到,客栈大堂有人说书。
    听见这个沈呦呦当时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思想也太前卫了吧,难道这掌柜也是穿越的?
    在古代虽然说书人被称为下九流,是社会最底层的人。
    但也不妨碍其他人喜欢听啊!
    试想一下,古代吃晚食很早,还有宵禁不能出去。
    大部分富商睡不着会干嘛?
    嘿嘿,不用说你们也能想到,当然是趁着宵禁前找个烟花柳巷,青楼歌坊打发无聊的夜生活了。
    尤其是这些出门在外做生意的,又没有媳妇看着,当然看也不一定看的住。
    即便投宿的是客栈,但也拦不住他们空着豪华包间,去其他地方给人家送钱啊。
    可这掌柜的就聪明了,他请个说书人,在宵禁的时候免费说书,
    虽是不收门票啥的,但是那些大商人听乐呵了,能不打赏吗?
    还有听书的时候,就算已经吃饱了,也挡不住想来壶好茶,整点瓜子花生,小点心的吃吃吧?
    这钱不就来了吗?
    当然肯定不能留住所有想去花街柳巷的客人,但只要留住一部分,他就赚了啊!
    一个说书人的工钱,不过是拿被打赏银钱里的十分之二三罢了、顶了天也超不过四成。
    那还得是说书说成角儿的那种。
    且真有本事的说书人,可不仅是对着话本照本宣科地复述。
    其中还夹杂着唱词,表演,口技。
    加上折扇,醒木。
    调整节奏,调动气氛。
    把跌宕起伏的故事讲的绘声绘色,拿捏住现场百来号人的注意力毫不费劲。
    一点夸张地说,好的说书人,能让地段不好,味道也一般的茶楼,客流量翻上三倍。
    这一点放在客栈也依然有用,本来开客栈,就是吃吃饭,睡睡觉,可人家还让你听书。
    你听不听?
    一来二去,口口相传,想想不少商人一到壶关县,就直接找这家迎来客栈了。
    即便是进城进货的小商贩,也是一样。
    嘿嘿,沈呦呦也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不过,还是先把自己想知道的事儿问了吧。
    “掌柜的,小子有件事儿请教您。”
    掌柜的原来在笑眯眯的算账,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就抬起头,看到是一个小娃子便出声:“小客官,有什么事儿您尽管问,有能回答一定回答。”
    沈呦呦开门见山:“小子看壶关县应该是有很多陶窑吧!”
    这事儿人人皆知,掌柜的也没啥不好说的,直接告诉:“咱壶关县有‘陶城’之称,周边的三家村、小山南、清流、韩村、程村一带几乎“家家有陶窑、户户有陶工”。”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掌柜的眼中闪过一抹自豪之色。
    沈呦呦微微一笑,心想:和前世一样,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东南山巅,正好处在高岭土的丰富矿藏区,并且大都埋藏较浅,方便开采。
    这一地理条件,使陶缸烧制业在壶关县长久传承、经代不衰。
    “那掌柜的知不知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