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0-140  七零夜校女教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样啊,血是冷的,捂不热。

    不说爹妈了,她舅舅对她这么好,有什么用啊,转头她就能捅人一刀。

    哎呦呦,现在她弟弟打她,他们可不伸这个手。

    否则回头再被毒蛇咬一口怎么办?

    几个老头老太太跟走过场一样,嘴里喊着:“好了好了,有话好好讲,不要打了。”

    但谁也没过去拦着。

    只有几个心软的老太太,拉着卢少婷的两个儿子,真的他俩被暴怒的舅舅,一脚一个踢死了。

    叶菁菁和售货员更加不可能伸这个手,去见义勇为。

    开什么玩笑啊?卢根宝可是个壮小伙子。

    男女体力天然有差距,否则为什么家暴中被打死的,占99%以上的,都是女性呢。

    她俩跟卢少婷又没什么深情厚意,干嘛要去出这个头?

    售货员感叹了一句:“放她出来干嘛呢,她还不如在牢里老实待着,好歹还能留条命。”

    照这架势下去,她早晚有一天会被活活打死。

    叶菁菁也理解不能。

    卢少婷当真脑子有病。

    就她干的事儿,居然还敢回家?

    心里当真没点逼数,难不成她还以为,她爹妈和她弟弟,对她是真爱?

    叶菁菁收回视线,跟售货员打招呼:“叶秀芬家就在这边。我还有事儿,我先走了啊。”

    售货员估摸着她也不方便露面,点点头:“行啊,谢谢了啊。”

    叶菁菁还真不是随便找借口,她要去西津大学,她要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最后一次努力。

    西津大学校办主任,这会儿正忙着呢。

    忙啥?忙的就是叶菁菁之前建议的《我们的大学》这本书。

    自从他们发函到高校之后,大家反应都非常热烈,很多学校都立即组织人员撰写自己学校的介绍,好尽可能的让考生了解自己。

    哎,前些年因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军事威胁,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郑州等大中城市的高等学校,出于战备疏散的需求,被迫外迁。

    后来还有些学校被合并了,或者被裁撤掉了。有些学校回到原址了,有些学校还留在疏散地。

    如果不是校方自己,外人依据文·革前的资料,据了解学校,肯定会满头雾水。

    所以,这一本介绍书,堪称及时雨。

    西津大学得到了同行的赞赏,自然高兴。

    现在校办主任看到叶菁菁,也不嫌烦,而是直接把人带去了招生办:“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问问他们吧,看能不能补救。”

    现在大学没那么在乎海外关系。

    毕竟,说白了,眼下大学里的中坚力量,普遍都是解放前就接受过教育的人。

    而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能上学,家里起码小康水平。

    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家里有海外关系,或者接触过有海外关系的人,再正常不过。

    甚至连叶秀芬偷藏父亲海外来信的行为,他们心中也能理解。

    亲情嘛,外加谁又不想过舒服的好日子?

    人性的本能如此。

    只是不好拿到台面上说而已。

    招生办主任看到叶菁菁,也是满脸惋惜。

    因为叶菁菁虽然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西津大学。

    但是1977年的高考录取政策,并不是说你报什么学校,就一定录在什么学校。

    首先,它要先保证重点大学的招生。

    这倒不是说西津大学不属于重点大学,好歹以后人家也是最早的一批985。

    而是情况确实特殊。

    怎么说呢?

    招生办主任给叶菁菁说内部消息:“你的试卷是被直接送到国家教委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叶菁菁的英语,笔试和口试考试都得到了满分,而且她的政治试卷答得很好。

    “他们的意思,是想把你当成外交官来培养。现在国家急需外交和外语人才。”

    招生办主任叹了口气,“我们也想,你要是从事外交的话,肯定会发展更好。就没跟他们抢了。”

    其实也抢了,但是没抢过。

    现在再说这个,就没什么意义了。

    可偏偏就是因为要把叶菁菁当成外交人才的培养,所以针对她的政审就非常严格。

    高考分数出来,她的考卷送到国家教委的时候,她的条件非常符合需求。

    工人家庭出身,自己又干了三年临时工,而且高考之前就牵头兴办工人夜校,带领广大工人学知识学技术。

    是红又专的典型啊。

    可谁也没想到,就是在录取的关键时期,突然间冒出了一封海外来信。

    她就成了拥有海外关系的,资本家的狗崽子。

    换成其他高校,大概没这么紧张。

    今年的政审已经松动许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