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七零夜校女教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叶菁菁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都要崩到人脸上了:“如果你们不要的话,能不能转给我们工人夜校?”

    有现成的纸型的话,那就意味着不用辛辛苦苦地刻蜡版,直接印刷就行,效率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

    厂长摇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完全本着关心青年同志的心:“你不要瞎胡来,我的同志。你们的学习热情我们都了解。但是这套书吧,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70-80(第7/19页)

    四个人直接指导下印刷的,里面长了很多‘大毒·草’,严重毒害了青年同志。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再印刷了。”

    叶菁菁却不以为意:“那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剔除掉不好的地方,肯定不会污染青年同志的。”

    但无论她好说歹说,厂长都死活不肯松口。

    哪怕她打包票,说万一出事,也绝对不会跟印刷厂扯上任何关系。厂长也坚持原则,坚决不上他这个当。

    开什么玩笑,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了?到时候查起来,大家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蹦不了我。

    叶菁菁没辙了,她问道:“那你要怎样,才能同意?”

    厂长态度坚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叶菁菁只得铩羽而归。

    回到纺织厂时,正好是饭点。

    薛琴和其他工人们已经打了饭,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看到叶菁菁,大家集体招手:“这边,这边。”

    王凤珍热切地追问:“什么时候讲义能够印好啊?我姐的插友也想要呢。”

    所谓的“插友”,就是一起插队的知青。

    王凤珍虽然跟哥哥姐姐有矛盾——

    后者认为她在城里享福,不公平。

    但九月初,当她从叶菁菁口中得知可能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还是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哥哥姐姐。

    后来,讲义出来了,她爹妈也掏钱买了,寄给了大儿子和大女儿。

    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后,跟她哥哥姐姐们一起插队的人,看到他们手上的学习资料,就想借。

    可是讲义数量有限,借给谁都不合适,也耽误自己学习。

    于是,他们就想当个中间人,帮“插友”们购买更多的复习资料。

    叶菁菁摇摇头,十分沮丧:“别提了,印刷厂从上海拿到了纸型,现在他们只想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

    吃饭的工人们顿时不乐意了。

    与多年以后,《数理化自学丛书》被捧上神坛不同,在1977年的11月份,纺织三厂的工人们,并不觉得它有什么了不起。

    之所以新华书店进了书以后,门口排的人山人海,完全是因为大家也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还有别的高考复习资料,摆在书店卖的话,它也就不一定那么突出了。

    相反的,经历了预考洗礼之后,纺织三厂的工人们,对自己厂夜校的讲义,都处于一种极度骄傲的集体荣誉感中。

    他们的讲义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哪怕没有老师教,自己看了也能自学。

    究竟有哪里被比下去了?

    “印刷厂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迷信权威,一点也不相信咱们工人有力量,人民群众最有智慧。”王凤珍愤愤不平地说。

    “好了好了。”薛琴怕他们闹事,赶紧劝和,“厂是人家印刷厂的厂,我们纺织厂哪里能做人家的主。”

    叶菁菁拉她起来:“走走走,给我买点好吃的,我现在心情很不好。”

    薛琴无奈,还指望她干活呢,只能哄着:“好好好,你想吃啥?”

    一走到用餐区和打饭窗口之间的空旷地,叶菁菁就压低了声音:“印刷厂有《青年自学丛书》的纸型,他们不敢印,又不肯把纸型给我们。你有办法找关系,把纸型弄过来吗?”

    薛琴一直负责夜校,除教学之外的,其他具体事项,所以她也明白纸型对于印刷厂意味着什么。

    她只是不明白:“印刷厂为什么不敢印啊?”

    “因为他们认为那是那四个人直接领导编写的。”叶菁菁解释道。

    妈呀!

    薛琴要打哆嗦了。

    一九七六年夏天之后,谁还敢跟那四个人扯上关系?嫌脖子痒吗?”

    “咱不趟这浑水行吗?菁菁。”她赶紧劝说。

    “不行!”叶菁菁就不是能轻易听劝的人,“《青年自学丛书》中的语文和政治部分非常实用,还有历史和地理。现在除了这套丛书,根本没有其他书,可以当教材,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

    薛琴要跳脚了:“政治啊,我的菁菁同志!你搞教育工作的,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你现在跟那四个人扯上关系,你就完蛋了。”

    “谁说的?”叶菁菁反驳道,“这是在主席和总理的直接指示下,为满足广大下乡青年自学需求编写的丛书。怎么就成了那四个人的工作业绩了?谁这么无耻,这是在窃取我们伟大领导的工作成绩。”

    薛琴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说?”

    “那当然了。”叶菁菁不疾不徐地说,“你想想看,除了《青年自学丛书》,这么长时间以来,国家有没有为下乡知青编写其他自学书籍?”

    薛琴想了想:“那肯定没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