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皇宫深处,早已彻底褪去了昔日的庄严神圣,沦为一片被暴行蹂躏的焦土。曾经流光溢彩的鎏金瓦当,如今被厚厚的血污与黑褐色的尘埃层层裹缠,失去了所有光泽,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令人作呕的暗沉;朱红的殿柱被倭寇的刀砍斧劈得伤痕累累,深可见骨的裂口处还凝结着暗红的血渍,有的柱身甚至被生生劈断,歪斜着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殿顶,仿佛下一秒便会轰然坍塌。
太和殿的金砖地面上,斑驳的血迹与破碎的珍宝交织散落——温润的玉璧被摔得四分五裂,晶莹的珍珠滚落在血污之中,曾经象征皇权的龙椅被掀翻在地,椅背上的龙纹被利器划得支离破碎,坐垫上沾染着难以名状的污秽。殿宇间的匾额歪斜欲坠,曾经的鎏金大字被涂抹得漆黑,或是被硬生生凿去大半,只剩下残缺的笔画,在风中发出吱呀的悲鸣,像是在哭诉着这片禁地的劫难。
曾经守卫森严的宫墙,如今布满了缺口与弹痕,墙角堆着遇难宫人的尸体,有的衣衫不整,有的肢体残缺,被随意丢弃在那里,任由苍蝇蚊虫叮咬,散发着刺鼻的腐臭。御花园中,奇花异草被连根拔起,或是被战马践踏得不成模样,清澈的池塘里漂浮着残破的衣物与尸体,池水被染成了暗红,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腥气。
每一寸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腐臭与污秽交织的恶臭,混杂着倭寇粗鄙的笑骂声、妇女的哭泣声与濒死者的哀嚎声,构成了一曲绝望的挽歌。曾经的皇家禁地,此刻成了倭寇肆虐的人间炼狱,他们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性的丑恶与残暴发挥到了极致,让这片曾经象征着尊严与荣耀的土地,彻底沦为了黑暗与绝望的代名词。
倭寇将领们成群结队地盘踞在太和大殿内,有的光着脚踩在光洁的金砖上,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龙椅当作随意歇脚的马扎,甚至抬脚蹬踹椅面,让龙纹在鞋底摩擦下失去光泽;有的搂着被强行掳来的宫女,粗糙的手掌在她们单薄的衣衫上肆意摩挲,口中发出粗鄙的调笑,宫女们含泪垂眸,浑身颤抖,稍有抗拒便会遭来狠狠一巴掌,脸颊瞬间红肿不堪。殿内四处散落着皇室珍藏的奇珍异宝——温润的玉璧被当作赌具,在将领们手中掷来抛去,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碎片被随意踢到墙角,无人问津;晶莹的玛瑙串珠被扯断,珠子滚落满地,被倭寇们踩着玩乐;就连御案上的镇纸、笔洗,也被当作武器挥舞,或是砸向殿内的梁柱,留下一个个凹痕。
更令人发指的暴行在殿中肆意上演。倭寇从被掳的女子中,精心挑选出数十名容貌秀丽、身形窈窕的少女,用刀尖逼着她们褪去身上的衣物,只允许披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巾。那纱巾根本遮不住分毫,少女们肌肤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羞耻与恐惧让她们浑身筛糠般发抖,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滴落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倭寇们却以此为乐,逼迫她们在大殿中央跳舞助兴,有人用刀柄敲击着残破的御案,哼唱着粗劣的倭国曲调,若是舞步稍有迟缓,或是脸上露出抗拒之色,身旁的倭寇便会毫不犹豫地挥剑相向——一名十六岁的少女因腿脚发软跌倒在地,还未及爬起,一柄锋利的长刀便已刺穿她的胸膛,温热的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身前的金砖,也溅湿了周围少女的纱巾。她圆睁着双眼,眼中还残留着未散的惊恐与不甘,尸体被两名倭寇像拖拽垃圾般拖出殿外,扔在台阶下的尸堆中,与其他惨死的宫人堆叠在一起。
殿角处,一名喝醉的倭寇将领双眼赤红,酒气熏天,目光在殿中少女身上来回扫视,最终锁定了一名梳着垂鬟分肖髻的十五岁少女。那少女眉眼如画,本是宫中负责照料花草的宫女,此刻正缩在人群中,吓得浑身发抖。将领猛地跨步上前,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死死揪住少女的发髻,硬生生将她从人群中拖拽出来。少女疼得眼泪直流,双手死死抓住自己的头发,苦苦哀求:“大人饶命!求您放过我!”可她的哀求在倭寇耳中如同耳旁风,将领狞笑着将她拖到龙椅前,粗暴地按在冰冷的椅面上,一只脚死死踩住她的手腕,让她动弹不得。
周围的倭寇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拍着手狂笑叫好,有的甚至拔出长刀,用刀尖轻轻挑动少女身上的白纱,看着纱巾在刀尖下破碎、滑落,眼中满是暴虐的戏谑。少女的哭声撕心裂肺,嘶哑的哀求声穿透大殿,却被倭寇们的狂笑声彻底淹没。将领不顾她的挣扎,当众施暴,少女的身体在龙椅上剧烈颤抖,眼中的光彩一点点熄灭,从最初的惊恐、哀求,渐渐化为麻木的绝望。直到她气息奄奄,嘴角溢出鲜血,将领才松开手,像丢弃一块抹布般将她推到地上。少女蜷缩在金砖上,衣衫破碎不堪,浑身是伤,微弱的呻吟声几不可闻,而那名将领却转身又去拖拽下一名少女,眼中的欲望丝毫未减。
大殿之内,暴行无处不在:昔日象征皇权的龙袍被扯成碎片,有的被倭寇当作抹布,随意擦拭兵器上的血污,有的则被披在身上,故意撕扯得破烂不堪,以此羞辱中州皇室;御案被劈开,木料被扔进殿中燃起的火堆,火焰舔舐着木质,发出噼啪声响,映照出倭寇们狰狞的嘴脸;庭院中原本精心培育的奇花异草,被连根拔起,要么当作柴火烧掉,要么被倭寇踩在脚下,化为泥泞。曾经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的皇宫,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血污遍地,每一处都在诉说着倭寇的残暴与肆虐。
宫外,幸存的百姓在倭寇的铁蹄下苟延残喘,却从未磨灭心中的恨意与希望。城角那座残破的土地庙中,几名失去亲人的少年偷偷聚集,他们最大的不过十七岁,最小的才十二岁,身上都带着深浅不一的伤痕,衣衫褴褛得遮不住身体,可一双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们将沈毅将军那柄镌刻“忠义”二字的断剑模样,深深烙印在心中,白天躲在庙中躲避倭寇的搜查,夜晚便借着月光,用捡来的碎铁、石块打磨武器,练习着简单的刀法与拳脚。少年们的动作还很生涩,常常不小心划伤自己,却只是咬着牙,用破布草草包扎,继续挥砍——每一次抬手,都带着对倭寇的刻骨仇恨;每一次落下,都承载着守护家国的决心。
城郊的深山洞穴中,幸存的义军残部正悄悄聚集。他们不过百余人,大多带着战伤,有的断了胳膊,有的瘸了腿,手中的武器也只剩下几柄断刀、几张破损的弓箭,还有些人握着削尖的木棍。领头的是曾经跟随秦峰作战的校尉陈武,他胸口的箭伤尚未愈合,包扎的布条早已被血浸透,却依旧挺直了脊梁,清点着仅剩的物资。“弟兄们,沈将军、秦将军虽死,但忠义不死!”陈武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报仇,为了让倭寇血债血偿!”将士们齐声应和,眼中满是决绝。他们暗中联络着各地的幸存者,用暗号传递消息,将倭寇的布防、暴行一一记录,藏在山洞的石壁缝隙中,等待着集结力量、奋起反抗的那一天。
山洞的墙壁上,一名曾目睹妻儿被倭寇活活打死的农夫,用烧黑的木炭一笔一划地刻着字。他的手抖得厉害,字迹歪歪扭扭,却每一笔都饱含血泪——“倭寇杀我妻,害我子,此仇不共戴天”“中州儿女,宁死不降”“报仇!报仇!报仇!”。刻完最后一笔,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泪水,转头对身旁同样失去亲人的同乡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能让这些畜生逍遥法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