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景熙十年。
凌烟已经三十三岁。
这年,祁儿也已经十八岁。
彼时萧穆尧也已经三十八岁了。
如今经过长达十年的悉心教导,祁儿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萧穆尧已经为这个王朝付出了这么长的时间。
说是从他出生起都不为过。
而如今,大昭甚至天下已经海晏河清,繁盛安宁。
他也该放下这个他从生下来便一直担当的重担了。
所以他便想传位给祁儿,将剩下的时间都留给烟儿。
…………
御书房内,暖炉燃着炭火,毕毕剥剥轻响。
萧穆尧负手而立,凝视墙上山河图,似要将这大昭万里江山再印入心间。
良久,转身看向凌烟与祁儿。
凌烟坐于旁侧檀木椅,朝萧穆尧微微点头。
萧穆尧轻咳一声,打破静谧:“祁儿,如今已是景熙十年,岁月如矢,朕自出生便担这江山之责,如负千钧,幸得这些年与你六婶携手,又悉心育你,如今海晏河清、四方宁定,朕想,是时候传位于你了。”
祁儿身形一震,刚要开口。
萧穆尧便抬手止住,继续道:“这十年,朕看着你从懵懂孩童成长为有担当的青年,才学谋略、仁德品性皆备,朕与你六婶深知,江山交予你手,百姓可安,社稷可固。”
凌烟也起身,走到祁儿身边,握住他手。
指尖摩挲,柔声道:“祁儿,你六叔为这王朝倾尽心血,如牛负重,如今盼着歇一歇,也盼你能挑起大梁,往后这锦绣山河,便由你绘就了。”
说罢,二人目光同时望向祁儿,满是对他的期许与信任。
祁儿如今已经长成少年,他身形修长挺拔,一袭月白色锦袍衬得他身姿如玉,气质卓然。
面庞白皙,双眸恰似春日幽潭,澄澈中透着深邃。
此刻眼眶泛红,那氤氲的水汽更添几分温润。
眉峰英挺,弧度恰似其父四皇子肃王。
可眉眼间神韵却与母亲曾琪极为相像。
此刻他垂首片刻,待情绪稍缓,才抬起头,目光诚挚且坚毅,直视着萧穆尧与凌烟。
“六叔,六婶,侄儿这些年在你们面前聆听教诲,看六叔与六婶宵衣旔食、殚精竭虑,只为这大昭昌盛,侄儿便暗自立志,要学你们这般担当。”
祁儿声音渐趋沉稳,透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如今,既承六叔与六婶厚爱与期许,这江山重担,侄儿愿扛!今后定以勤为径、以民为本,扬大昭威名,护山河永固,不负六叔与六婶半生心血,亦不负这朝堂上下、万千黎庶!待侄儿接位,只望六叔六婶此后岁月,悠然自得,静享太平,看侄儿续写大昭华章!”
两人望着祁儿如此,眼中是止不住地欣慰与心安。
他们当初,的确眼光很好,没有选错人。
…………
晨曦透云,洒在巍峨朝堂。
阶陛之上,萧穆尧与凌烟并肩而坐。
萧穆尧身着明黄龙袍,冕旒遮面仍难掩周身沉淀的帝王威严。
然今日那威严中杂糅着几分释然洒脱。
凌烟身着红色凤袍,端庄持重。
此刻嘴角一抹浅笑,恰似春日柔风。
待众臣朝拜,山呼万岁毕。
萧穆尧抬手,沉稳之声响彻大殿:“众卿平身。”
目光环视,继而神色庄重道:“朕自践祚,兢兢半生,幸逢盛世,亦历经风雨,今大昭海晏河清,朕决意传位于太子萧翊祁,望众卿此后,如辅朕般尽心辅佐新君。”
此语一出,朝堂百官神色各异。
有惊愕瞪大双眼,似对这决定猝不及防,交头接耳之声隐隐涌起。
有老臣捻须颔首,满脸欣慰。
他们追随萧穆尧多年,深知帝王不易,见这太平盛世迎来传承,自是认同。
亦有年轻新锐官员,身姿站得笔直,摩拳擦掌准备在新朝大展拳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当此时,萧翊祁一袭朱红太子冕服,稳步踏入。
衣袂飘飘,神色坚毅,不卑不亢,尽显储君风范。
他行至殿中,跪地叩首:“侄儿谨遵六叔旨意。”
萧穆尧起身,双手托着传国玉玺,步步缓下玉阶,郑重递于萧翊祁手中,沉声道:“此乃江山重器,望你守正创新,护百姓安康,扬大昭国威。”
萧翊祁双手接过,高高举过头顶,再拜谢恩。
凌烟也看着萧翊祁嘱托道:“愿祁儿践履笃行,不负朝堂,不负苍生。”
满朝文武,见状纷纷跪地,齐呼新君万岁。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