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实则却有意提醒杨万春,汉王杨谅是因谋反,被杨广幽闭而死。自己是杨广的“孙女”,杨万春当真会将自己当做“亲戚”?
杨万春看了看杨悦,面有戚戚,诚肯地点头说道:“隋室子孙所剩无几。一半原因正是因为嫌隙而致,如今诚心请公主来此,岂为怨望相加。”
杨悦微微一笑,知道正题来了。杨万春“请”自己到这里来,自然不是为了“认亲”。唐兵围在安市城下,杨万春打出这个“亲情牌”岂会没有目的?
当下微微一笑。转口说道:“不知伯父怎会成了这安市城城主?”
杨万春长叹一声,说道:“我母亲出身辽东梁氏,也是当地大族。我虽未能回归中原,却也过得还算可以。后来隋世祖征辽,被高丽大败。不少中原将士不及撤回,便在辽东落草做了贼寇。高丽王多次围剿,却不能够,十分头痛。后来高丽荣留王想到我。便改做安抚。令我做了安市城主,招安众隋将。”
“难怪院外的卫士看上去像是中原将士。”杨悦不由恍然大悟。这安市城原来是一座“隋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飘在大唐》 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2/2页)
杨万春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安市城虽在辽东,却是独立之城。向来并不依附高丽王命。”
杨万春说此话时,神色之间早已尽去刚才的悲悲切切,前后神态大是不同。杨悦心下暗笑。杨万春演了半天“认亲”戏,说破大天不过是想利用自己解除安市城围。
若说有所不同。不过是,认亲之前,他大可以抓了杨悦直接去“要胁”李世民。认亲之后,却是要杨悦“心甘情愿”的去“说服”李世民。
杨万春何须如此大费周章?难道是担心自己不肯“要胁”,立即自尽?
然而很可惜,即便是亲戚,自己又岂会被他利用?他这“亲情”牌对自己不起任何作用。
想到此,杨悦不由摇头微笑。
杨万春似是看透杨悦心思,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转口说道:“安市城的城防与别处不同,经过这些年的修建,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渊盖苏文当年对我也是奈何不得。李世民此次亲征,在我安市城下也绝对讨不到便宜!”
“哦?”杨悦见杨万春如此托大,不由大是诧异。他对安市城防如此自信,不是要自己退敌,却是为何?难不成真的只是认亲?
“唐兵客战辽东,粮草不足,必然不能持久。只要我坚城不出,唐兵久攻不下,必自退去。”杨万春见杨悦似是不信,出言说道。
“不过据我所知,唐皇粮草准备充分,而且便是不足,也大可从中原再运”杨悦虽然心知杨万春所说不假,面上却有些迟疑地说道,“且不说唐兵是否能攻下安市城,只是围城,安市城中粮草能坚持到唐兵自退?”
杨万春却哈哈大笑道:“安市城地处梁河之滨,粮食向来充足,足够坚守三年。不过辽东天寒,只怕唐兵再过三月,自会退去。到也等不到三年。”
三年粮草?杨悦暗吃一惊,沉吟片刻,已知杨万春所言不虚。中原人向来认为辽东苦寒,她却知道在一千多年后,这里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便是此时,一路上杨悦也看到梁河两岸冲积平原上,也尽是良田。
坚城,又不怕坐困。杨悦不由暗暗点头,这个杨万春看来的确是个人物。
如此看来,杨万春“请”自己来,并非为了要胁李世民,以解安市之围。
即非为此,到底是为了什么?杨悦不由狐疑地向杨万春看去。
杨万春突然话头一转,有些无奈的苦笑一下,说道:“然而唐兵勇猛,他虽不能破城,我却也不能破敌。”
破敌?原来杨万春不只是想“守城”,而且还想“破敌”!然而于自己又有何干系?
杨悦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点头说道:“唐军将勇兵利,的确十分难以对服。”
“但是要想破敌,却也并非全无办法。”杨万春突然望向杨悦,眼中火光大起。
“哦?”杨悦奇道。
“只要公主肯跟我联手。”杨万春盯着杨悦,一瞬不瞬,缓缓说道。
“联手?”杨悦哧得笑出声来,“我对作战一窍不通,只怕伯父找错人了。”
“公主若肯,别说破敌,我大隋江山光复也指日可待。”杨万春摇头,依旧盯向杨悦。
“伯父似乎太抬举小侄了。”杨悦到是吓了一跳,没想到杨万春如此看重自己。
杨万春突然哈哈一笑:“公主何需妄自菲薄。”
杨悦摇头笑道:“论武力别说不及芳儿妹妹,我连一般人都不及。论守城攻战,更是不及伯父之一角,如何”
杨万春摆摆手,止住杨悦,猛然说道:“内伏硫磺方!听闻在公主手中”
“内伏硫磺方,是什么?”杨悦不动声色地奇道。
心下却已大惊。她原以为杨万春认定她是中原弥勒教的“圣女”或者“弥勒佛”,可以借助弥勒教起事儿,才想跟她联手。万没想到杨万春说得却是“内伏硫磺方”!
内伏硫磺方,的确是在她手中。孙思邈将此药方秘密由卢照邻转交给她,虽然只是说乃是一个除湿解毒的方子,但杨悦如何会不明白,那是“火药”配方。
此事极为隐秘,除了孙思邈与卢照邻之外,根本没人知道。
这杨万春是如何得知?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