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2章 边关告急  强嫁的夫君捂不热,重生她不要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婆母同掌家的侄媳妇说话,柳氏便看向几个妯娌们。
    “三弟妹,最近怎么很少见二小姐出门?”柳氏并没有听到李氏问顾瑾初那句话,她笑着问道。
    顾瑾初听闻,同一旁乳娘抱着两个孩子走过来,坐在临窗大炕上。
    “是呀,今日看到三小姐,才发现好似很久没见到二小姐了。”她说完招手让柳氏身旁的竹姐儿过来,好似很随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五爷说过那番话后,顾瑾初仔细回想了三房最近发生的。
    三夫人同三老爷闹过一场后,两个人相敬如宾的,倒是让兰苑比之以往都和谐。
    赵姨娘带着她那庶女,险些捅出天大的娄子,由此可见,这赵姨娘母女分明就是个眼高于顶且心思愚蠢之人。
    这当中的缘由,多多少少也是因为蒋三爷这些年来对她们的娇纵,才使得她们的野心和心气都被养得这般大。
    蒋五爷口中的三哥,他只是没有什么生意头脑,又不甘心从底层小官做起。若是说蒋三爷会做出有损定国公府的事情,蒋五爷是不相信的。
    话是这样说着,顾瑾初今日难免对三房关注多了些。
    三房除了李氏这个嫡妻正室,便只有赵姨娘一个妾室。
    两世算起来,顾瑾初见到这个赵姨娘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李氏刚刚无事的时候,剥出来一小碟的葵花籽仁,抓给两个妯娌些,自己坐在那里捏着往嘴里送。
    听到柳氏的话后,抬起头看着她撇撇嘴说“三爷喜欢妾室多过于我这个正室,我又何必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兰苑的三夫人不得宠,这是全府人都知道的事情。
    以往她怕人瞧不起她,总是故作一些假象。
    现在想来大家心底都是明镜似的,指不定暗地里怎么嘲笑她呢。
    何不大大方方的,总之那个妾室庶女的事情,她是不再管的。
    顾瑾初同柳氏对视一眼,她笑了下,“三嫂倒是比以往豁达,这样看起来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很多。”
    李氏摸摸自己的脸颊,好似怕听错了一般,又再次确认,“真的吗?”
    柳氏咽下口中的葵花籽仁,“五弟妹还能骗你不成?人人都道女人过了三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怎地三弟妹越来越年轻了呢!”
    “五弟妹上次送的面膜和妆粉很是得用,用没了我又让人去珍宝阁买了些。”
    李氏又接着说道“我不像二嫂要帮着管家,也不像四弟妹要管教那么多嫡女和庶子。我这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有烦心事的缘故吧!”
    她也不太想承认,是五弟妹铺子中售卖的妆品好。总归是她放下执念,心中只装着自己,还有嫡子才让她每日就开怀展颜。
    顾瑾初看着李氏的面色,她口中的话不似作假。
    柳氏便也不再提三房庶女的事情,“三弟妹大概现在是最省心的时候......”
    “等到承斌去书院读书,那时三弟妹便会担心他每日饮食可合口味,晚上睡得好不好。
    再长大一些,又会祈求佛祖保佑,让他在春闱时能崭露头角。这时候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那时候才是最愁人......”
    听到二嫂的话,李氏弱不禁风的模样更甚,侧过身子逗弄一旁的团子。
    “咱们十少爷快点长大吧,日后你出息了,要记得多多照顾你六哥!”
    团子正抱着瓣苹果啃,咬得满手都是口水。见李氏过来逗他,眯着眼睛笑,露出小小的乳牙特别可爱。
    李氏见证继而说道“咱们十少爷这是听懂了!”
    心里却是想着,长大了怕不是要像他父亲一样,是个笑面虎。
    ......
    太和殿之上的天灰霾阴沉,红墙被映衬的深沉浓郁。使得殿内铺地的金砖失去光泽,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灰暗。
    长公主驸马郑开承,正在说此次去往水患地一事“黄河流域受灾严重,朝中原本调出二十万石粮食作为赈灾之用......当中分给土木堡五万石,又被兵部临时调配宁远城五万石,实难解决水患地的灾民所需。”
    “在臣和公主返京途中,遇到定国公府将义卖所得,筹集的粮食正运往水患地。眼下深秋将至,待到冰冻时,若是不能安顿好灾民住处,恐难保会有大批伤亡出现。”
    “流民也是因为惊恐难当,做出哄抢之事。好在蒋大人带人及时制止,并未让事情发酵。臣和公主离开之时,民众沿街跪拜,感谢圣上仁慈心善,期盼国泰民安。”
    赵煜坐在龙椅之上,微微蹙起的眉峰在郑开承话落后微微舒展。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神情。
    “工部渎职,念在有蒋爱卿及时制止骚动,便不再追究牵扯当中的一众官员。定国公府女眷深明大义,是我朝女子之典范......”
    赵煜斟酌了一番,而后说“就奖励黄金百两,待中秋宴时定国公府全府来参加吧。”
    蒋南礼,蒋南翔,蒋南笙兄弟三人跪在大殿上,磕头谢恩。
    这还是开朝以来,首次因为女眷而让家族得到恩赏。
    大殿之上的群臣,不由得把目光都落在蒋南笙兄弟几人身上。
    赵煜点点头,虚抬了下右手。
    一旁黄通仰着脖子吟唱,“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兵部尚书郑文扬出列,对上首的建明帝拱手,朗声道“臣有奏。”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