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众多士卒内心深处的强烈不满。
此次讨伐南境的军事行动,从始至终基本都是由神秘易小川一手策划并主导的。然而如今,短短数月之间,三十万大军竟然落得如此惨败之局,这般结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倘若此刻有人胆敢公然站出来对神秘易小川表示反对,说不定一场兵变便会瞬间爆发。
另一边身处章邯阵营的一方,伴随着黎明曙光的悄然降临,章邯毫不犹豫地抓住时机,在第一时间再度组织起朝廷的庞大军队展开突围行动。而且,这一次章邯更是孤注一掷,将麾下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并亲自上阵督战。他深知,今日若不能成功突围,每拖延一天,手下的士卒们就连奋起反击的力气都会丧失殆尽。到那时,想要实现突围的希望将会变得愈发渺茫,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趁着黎明前那片昏暗朦胧、天色将亮未亮之际,章邯果断地派出众多身经百战的将士。他们行动敏捷,悄无声息地借着这微弱的天光,小心翼翼地朝着谷口方向摸索前进。这些士兵们心怀使命,企图利用此时敌军防守相对薄弱的时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谷口,并制造出一片混乱局面,从而为身后的大部队冲锋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章邯的对手可是智谋过人的韩信啊!他岂会对此毫无防备?此时此刻,战局明显对韩信一方更为有利。章邯妄图趁韩信稍有疏忽之时成功突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更何况,章邯之所以没有选择从谷口另一侧突破重围,其中另有缘由。在那一侧镇守的乃是英布所率领的整整五千名精锐黑甲军。
若换做平日在开阔的野外相遇,以章邯之勇或许还有与之一较高下的胆量和实力。但如今正值生死攸关的突围时刻,面对如此强大且机动性极高的骑兵部队,其带来的威胁实在太过巨大。稍有不慎,不仅突围无望,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恐怕前脚刚刚踏出谷口,他们这支军队就会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被汹涌而至的黑甲军彻底冲得七零八落、土崩瓦解!这种可能性所带来的威胁实在是太过巨大了,让人不寒而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章邯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将突围的方向选在了韩信所在之处。
相较于其他地方,韩信这边的情况似乎要稍微乐观一些。因为他麾下的士兵大多都是步兵,机动性和冲击力自然比不上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而且,根据此前所获取到的情报显示,章邯自己的后军曾经与韩信手下的兵马在此处展开过一场惊心动魄、异常惨烈的生死搏杀。
尽管那场战斗中有相当数量的士卒出于无奈而选择了投降,但此时此刻这些降卒根本不可能立即被投入战场使用。相反,还需要抽调出一定规模的兵力对其加以看守和监管才行。如此一来,韩信这边实际能够用于作战的兵力无疑就要比想象中的少很多,相应地,从这里成功突围出去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考虑,章邯才下定决心集中所有力量,全力以赴地向着韩信所镇守的方位发起猛攻,试图撕开一道缺口从而逃出生天。然而,谨慎的章邯并没有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防止南境军趁虚而入,从后方突然发动袭击,他特意调拨了一小部分精锐士卒前往黑龙口的另一侧佯装发动攻击,摆出一副拼死也要从此处突围而出的架势。通过这样声东击西的战术安排,希望能够迷惑敌军,为己方真正的突围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章邯派出的那上百名士卒犹如鬼魅一般,他们巧妙地利用周边茂盛的野草来遮蔽自身。每个人都紧紧贴靠着一侧的山壁,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脚步,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随着逐渐靠近谷口,众人的心跳愈发急促起来。
当他们与谷口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不足三十步时,前方的景象已能隐约看清。只见谷口处仅有七八名南境军士兵正不紧不慢地来回巡逻着。若再继续前进,势必会引起对方警觉,但此时此刻,这些士卒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从藏身之处取出各自的兵器。
刹那间,上百道人影如离弦之箭般径直冲向谷口方向。由于人数相对较少,地面上密布的倒刺所带来的阻碍作用被降至最低限度,令人意外的是,当谷口负责防守的士卒发现突然现身的朝廷大军后,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恐惧之色,反而个个显得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仿佛对这一幕早已心知肚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