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叶菁菁趁机问更多的人:“哎,你们到底考的怎么样?能不能过预考。”
有的说还行,有的说没希望了。
叶菁菁干脆跑到前面去,拿着放映电影时,维持秩序的喇叭,冲大家喊:“来来来,觉得自己能考到100分以上的,都站右边。”
呼啦啦的,居然有差不多四分之三的人,都站到了右边去。
妈呀!
叶菁菁原本以为,最多人有一半人通过预考就不错了。
因为她得到了内部消息是,预考的淘汰率非常高,能参加最终的统考就是一种胜利了。
看样子,他们夜校的教学成果,完全可以用“斐然”两个字来形容啊。
叶菁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一次确认:“你们确定?”
“当然当然。”
还有人嘻嘻哈哈,“小叶老师,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啊。”
也有人跑过来找她,“叶同志,能不能卖一整套的讲义给我?我给我姐寄过去。”
现在好多知青还在外地插队呢。
比起大城市,当地的物资供应和消息传播水平,都低得吓人。
纺织女工也是经过了这次考试以后,才对夜校的教学有信心。
她想寄资料给她姐,好歹冲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冲击一把。
毕竟资料并不便宜,她前前后后花了八块钱了,这也不是全乎的。
其他人听了也围上来,纷纷表示希望能够购买全套资料。
他们这一代人,独生子女的少得可怜,能留城的都是幸运儿,基本都有兄弟姐妹在农村插队。
比起他们,他们那些回城遥遥无期的兄弟姐妹们,更迫切地需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70-80(第2/19页)
叶菁菁还没发话,薛琴先跳出来了,急得要命:“不行不行,你们都要买资料寄出去的话,我们怎么可能来得及印刷?
难不成后面的课,你们都不上了吗?全停下来,折回头去印刷?”
她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经过这一次预考之后,会有更多人跑过来找他们买讲义。
他们现在是真没能力接这个活。
有人帮着出主意:“要不干脆找印刷厂吧,人家的机器一开,刷刷刷的,成千上万分都出来了。不像我们,一张张的,油印机都要推出火花子了。”
薛琴还是觉得不行:“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刻版工和油印工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她是团支部副书记,她有觉悟的。
他们夜校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知青是他们招过来的,前面说得好好的,后面一脚把人踹开,砸了人家的饭碗,那可太缺德了。
工人们面面相觑,小声央求:“哎呀,我们又不是投机倒把贩子,我们就给家里人买两本而已。”
两边正在拉锯战,叶菁菁盖棺定论:“找印刷厂吧。”
眼看着薛琴要跳脚,她赶紧拦住:“听我说完,这个呢,找印刷厂印的,我们卖到外地去。本地的,咱们还是自己印刷。”
工人们点头如小鸡啄米:“对对对,就这样。”
还有人提要求:“那印刷厂印的,是不是应该便宜点啊。我看书店的《代数》才七毛八分钱。”
叶菁菁摇头,老实不客气:“我哪知道啊,反正我们已经按照成本价,便宜卖给大家的,厂里还倒贴钱呢。”
她愿意找印刷厂,当然存了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挣一笔稿费。
七十年代上大学,不仅不要学费,也有生活补贴,养活自己,当然不成问题。
但要想靠这点钱,活得滋润,那也不现实。
当学生的人,除了吃饭,还得买书啊,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
偏偏她叶菁菁吧,从小到大就没吃过缺钱的苦,也绝对不想吃这个苦。
可她也没时间干兼职,想来想去,最好的挣钱方式,还是赚稿费。
出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哪怕是一本七毛八,五个点的版税,那也是三分九厘钱啊。
卖上一万本,就是390块,十万本,3900块。
以目前的物价水平,这么多钱,够她滋滋润润地过一段时间了。
薛琴仍然有点迟疑:“那照这个样子的话,明年的讲义就没人要了呀。”
今年考上的,明年用不上了,那肯定给后面考的人用。
今年没考上的,明年也不会继续买,还是用老一套。
叶菁菁摸了摸脸:“你上小学时,用的是你哥哥姐姐的书吗?”
“不是。”薛琴不假思索,“开学就发书了呀。”
“那不就结了嘛。”叶菁菁信心十足,“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买他们夜校讲义,基本都是西津市区的人。
可下面的县呢,周围人收听到西津广播电台节目的地区呢,难道他们就不想鲤鱼跃龙门吗?
叶菁菁提醒她:“纸、油墨,样样都得盯着,不然到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