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第 7 章  [原神]我靠拍电影名扬提瓦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原神]我靠拍电影名扬提瓦特》 7、第 7 章(第1/2页)

    终于到了映影播放的日子了。

    正玉这两天每看一遍宣传单就像鸵鸟似的想把头埋在沙子里——

    自己只是提了一嘴关于献礼片的想法,没想到七星直接发扬光大了!

    瞧瞧这宣传单上都写的什么——

    打破映影的传统印象,塑造璃月人的集体记忆和家国情怀;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展现“新时代,新气象”的新风貌!【1】

    这种也太过了吧!?我是拍的是什么新旋律的爱国大片吗?

    还是什么向全体璃月人民的献礼,告慰帝君在天之灵!不用再强调啦,所有人都知道帝君无了,现在早就是你们七星执政了!

    正玉抱着脑袋,好几天才能勉强接受这个设定。

    行吧,你们七星敢说我有什么不敢受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样子,反正正片里都是吃的。

    正玉拿着批条,好好梳妆打扮了一番,出发看映影去喽!

    *

    “这里这里!”正玉在这几个月里早就和香菱混熟了,她也不在意一些人的酸言酸语,没事走后门去万民堂找香菱蹭饭。你们吃饭还要排队,我吃饭不用,羡慕吗?

    作为回报,她在野外采景的时候会专门挑一些长得像前世调味品的植物带给香菱,说不定里面就有什么能吃的食材呢?

    正玉拉着香菱的手,在人群中灵活的自由穿梭,在走过一条幽深小巷,爬过两三次台阶之后,来到了一处平台。

    “这里的视野好清楚!”香菱用手搭在额头上,向下方的人群和荧幕张望着:“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总务司提供的位置,你没注意刚刚那两边都驻守了千岩军么?”正玉示意香菱朝阁楼的台阶旁边看,果然看到了穿着盔甲巡逻的士兵。

    “你算蹭上了我的顺风车,要多做两顿水煮鱼给我吃啦!”

    正玉捏捏香菱的脸蛋,手感真好,但是饭我还是要吃的!

    香菱往后退了两步,逃出了正玉的魔爪:“好好好,你想吃什么都给你做!”她赶紧转移话题道:“快看,开始了!”

    *

    光屏已经开始播放了。

    这次的片头专门用的是俯视视角。

    这种视角很适合开场,至于这种跟随着某种物体的视线追踪,更是电影史上经典的镜头。比如《紫罗兰永恒花园》里有一幕就是顺着一封信的运动轨迹从室内转场到了海边。

    正玉仍然记得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这一幕的惊艳之感。

    悠扬的笛声朝四面传播开来,画面由暗逐渐变亮。

    伴随着一声鹰唳一只鸟从画面中回旋而过,飞向了广阔的山林间。视线随着鹰的活动轨迹缓缓降低,轻策庄的梯田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正玉扫了一眼楼下人们的神情,有点远,看不清楚,反正都是全神贯注的一动不动。

    画面还在继续。翘英庄的白墙黛瓦、绝云间的奇峰怪石、荻花洲的浅滩芦花、渌华池的如波春水……

    璃月的各处风景一幕幕闪现,所有人们都能从这一闪而过的画面中,看到自己家乡的或清秀、或壮美景色。

    最终这只鸟儿飞向了璃月的一户民居——画面从室外的明亮反转成厨房内的昏暗。

    在厨房朴素的背景下,舌尖上的璃月几个字定格在了屏幕中央。

    画面暗了下去,片头结束。

    香菱怔怔的有些回不过神:“真漂亮啊……”

    正玉点头,这个镜头拍摄的困难多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刚开始正玉考虑的雇人操控风之翼,把留影机固定在人身上拍摄素材,再用剪辑把这一幕幕拼接起来。

    后来发现不太行。人类不像鸟儿可以在空中操控身体,而且经常有风扰乱飞行轨迹。

    在那之后她打听到了有人可以驯鹰,专门找上了门去,“雇佣”了两只鹰一前一后重复了很多很多次才成就了这个片头。

    这是属于璃月的映影,正玉想让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家乡。

    《舌尖上的璃月》足足三小时,分为三个部分——五味,四时,三餐。量大管饱,希望璃月人不要吃撑。

    接下来是就是映影的第一部分了。

    荧幕逐渐亮起的背景上出现了两个字——五味。

    “酸、甜、苦、辣、咸,最初来自于炉灶之魔神。”【2】

    “几千年前人们采集自然间的天然食材和调味料,想要模仿出这最初的五种味道。这种传统,至今还在沿用。”

    一位皮肤黝黑,手掌因为长期劳动而皲裂的老人出现在屏幕上。他背上背着竹条编织的竹篓,手中的竹杖在地上不断换着地方翻找着。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在春雨的滋润中抽条,生命的气息在随着春风涌动。”旁白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引人入胜。

    “在无数新生嫩芽中要到属于新生日落果树的幼苗,这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考验。”

    老人皱着眉,一边用竹杖摸索着一边前进。忽然,他发现了什么,竹杖在地上探了几次,弯下腰,把竹篓放到了一旁,蹲在土地上开始挖掘。

    很快,一株15厘米左右的青灰色树苗出现在了老人手中。幼苗根须带着泥土,老人小心地抖了抖,装进了竹篓里。

    镜头转移到了老人家中。

    “王平安,他在璃沙郊已经生活了67年。在春季的日子里,日落果苗是璃沙郊人们饭桌上不可或缺的时蔬。”

    水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