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地看看愁苦书生,感觉他似乎一直不想让自己去灵台一般,不由笑道:“正要看看这龙华大会是什么样子。若是不去。不但瞧不到热闹,反还会被人当作‘胆小鬼’。”
愁苦书生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咕哝道:“真是不知死活..”
杨悦一怔,笑道:“去看个大会,怎会要死?如若他们不让看,不去便是。等他们走了,我再去灵台不晚。”
张仲坚一拍大手。笑道:“兄弟莫怕,有我在,定能保你周全。”
愁苦书生摇了摇头不再说话,那笔杆书生看了张仲坚一眼,嘴角的微笑,渐渐地变成了冷笑。
灵台其实是麟游县的一个镇子。众人一路行进不快。正午时分。终于到了灵台镇。
这才发现灵台的街头巷尾、大小餐馆到处都是人,其中最多竟是白衣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杨悦四人并不急着吃饭,先去灵台观看。
灵台下面已聚了上百名白衣人。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晒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灵台周围由青石板铺成,没有一丝遮拦。被夏日的太阳一晒。早已烫得人手不敢挨。
那些人却似没有感觉,散坐在青石板上。一动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飘在大唐》 第178章 龙华大会(第2/2页)
杨悦不由暗暗纳罕。
那灵台果如庙丞所说,不过是破破烂烂的一座圆台。两层结构,底层直径二丈左右,高一丈五六;顶层是个圆锥型,最顶端大约有三尺见方,只能容下三四个人,但那圆锥十分高大,足有三丈左右。
不过,正南有可登台的台阶,能顺阶而上。整个建筑其实与长安城南效的圆丘大同小异。杨悦被册封为公主时,曾到南效祭天,因而并不陌生。
只是这里的祭坛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旧,四处有不少坍塌缺陷。
四人挤近灵台,上下看了许久,却看不出所以然来。
杨悦心下茫然,“欲得天机,先至灵台”,可是到了这“灵台”,却还是不知天机何在。
等了一会儿,见那灵台之上,没有任何动静。仔细问了,才知道龙华大会要到晚上酉时三刻才开始。
四人先去找了一个地方住下,打尖、休息。
待到酉时再次前往灵台。
四人各自不约而同的化了装。都不知从何处弄来了麻衣白衫,跟那些白衣人一样。除了白衫,愁苦书生、吕秀才与张仲坚三人还戴了一种白巾,杨悦则多出两撇小胡子。
虽然提前三刻钟出来,但到了灵台,才懊悔还是来得迟了。
那灵台周围早已人山人海,皆席地而坐,将灵台围了足有几十重。
四人站在外围,找了一个僻静处也席地坐下,静静等候。
月牙初上,昏黄的月光照在灵台。
四下一片幽幽黑夜,不燃一把火烛,上千白衣人静坐,不发一丝声晌,千百双眼睛在黑夜中阴森发亮,盯向灵台,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突然,震天阶般一通鼓响,敲得大地也似要震动起来。震耳发聩,屁股几乎要从地上弹起来一般。
杨悦急忙掩住双耳。循声望去,见不知何时灵台之上多出许多面鼓来,绕灵台的底层放了一圈。
大约敲了一刻种之后,鼓声嘎然停下。
灵台底层一个声音高声唱到:“恭请西天圣母、东方护法天王”
杨悦心中暗奇,西天圣母是什么人?神仙么?护法天王又是谁?
却听愁苦书生低声咕哝道:“原来东、西两边交会,一起开这个龙华大会。”
愁苦书生声音极低,刚好只有坐在他前面的杨悦才能听到。
杨悦回过头去,见愁苦书生并不看她,心中不由疑惑,不知他是否真是特意说给自己听的。
正纳闷间,突见愁苦书生神色一凝,向高台方向望过去,一动不动,眼中惊异大闪。
杨悦回过头去,也不由大吃一惊。
但见高台左右各有一人,正缓缓踏空而来,直如神仙降临。正当此时,仙乐大起,却不知何处传来,四百八方,如梦如幻简直匪夷所思。
左面来人,白衣飘飘,长发过膝,手中拿着一朵待放的莲花,是一女子;右面来人,手持陀仗,素冠练衣,是个一男子装束。
二人衣装虽素,面上却都绘了彩妆,看不出本来面目。但觉如神仙一般,女子清秀俊雅,男子威武豪迈。
二人头上有星光闪烁,每走一步,如脚下生莲,灵台之上的烛火便一支支自动燃了起来。
待二人走到灵台顶端之时,灵台之上所有灯烛都已燃亮,灯座如莲花,甚是好看。
还好杨悦是后世来人,在后世见识过各种奇怪表演手段,否则定会叫出声来。
但见两人相对拱手,说一个“请”字,女子坐了上首,男子站在另一旁,却不曾落座。
杨悦心中暗猜,看情形那女子乃是西方圣母,男子是东方护法天王。天王自然要比圣母低上一级,所以垂手而立
台下众人已齐声念颂弥勒佛号,焚香拜倒在地。
杨悦也不敢抬头再望,只低头心中暗笑,这龙华大会是弥勒下世,怎么反来了两个神仙。
突然想起“毛笔胡子”曾经跟她说起过,弥勒教人善幻术,心头一动,不由回过头去向愁苦书生低声问道:“这个龙华大会是否是弥勒教搞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