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君臣无状  飘在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飘在大唐》 第141章 君臣无状(第1/2页)

    正如杨悦所想。有人从这件事儿中,很快便嗅到了血惺味。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儿。”长孙无忌嘿嘿一笑。

    太子李治奇怪地看了看舅父,不解地问道:“怎么会是好事儿?”

    长孙无忌在东宫的崇政殿中已经坐了些时辰,一直愣神儿,没有说话。

    太子李治则一直怔怔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突然见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有点莫名其妙。

    长孙无忌却笑而不答。

    宇文化及杀错了人,而且是错杀了自己的侄子,这样荒谬的事情,任谁都不会信,长孙无忌自然第一个表示怀疑。

    即便是当时弑杀隋炀帝和赵王杨杲的是裴虔通,并非宇文化及亲自出手。也没有人会相信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内禁卫会连赵王都认不出来?除非黑灯瞎火。

    不过事实往往恰好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也说不定。长孙无忌低头沉吟,这种例子现实中并不少。

    但是,如果真是那样,别说南阳公主会恨透宇文家,便是宇文士及也绝对会恨透自己的兄长。

    “然而,宇文士及的确与兄长分道扬镳了,会不会正是因此?”长孙无忌又有点疑惑地想。

    “不对,宇文士及若果真恨宇文化及杀了自己的儿子,他又怎么可能收养兄弟的儿子?”长孙无忌又摇了摇头。心头百回千转。

    “其中一定大有问题。”长孙无忌嘴角划出一道笑。肥胖的身体,宽阔的面上一双炯眼精光有神。

    太子李治看到,心中暗暗好笑。他的眼光落在长孙无忌那张胖胖的脸上,笑起来一边会有一个小酒窝,使他显得略有些天真与羞涩,与他眼中闪出的精干有点不相称。

    但无论如何杨贵妃这一招虽然是高招,却也极有可能是败招。

    “杨贵妃啊杨贵妃,只怕这次你的如意算盘,反而变成你的.嘿嘿。”长孙无忌嘴角的酒窝笑意更深了。

    太子李治愕然望向长孙无忌,他刚从左春坊过来。刘洎与马周已将两仪殿中的议论向他说过。知道圣上想要册封立“隋国公主”的事儿。

    杨贵妃的弟子是谁他根本没有概念。

    “难怪圣上准备为吴王聘兰陵萧氏为妃。吴王坚辞不受,原来等的是这个‘隋国公主’。”

    东宫左春坊,左庶子兼待中刘洎感叹地说道。

    同在左春坊的还有马周,马周也是东宫左庶子,在朝中是中书侍郎,因为中书令杨师道被贬为吏部尚书,如今他与岑文本共同执掌中书令。

    李世民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大多参知政事的大臣,同时也兼领东宫太子署官员。

    司徒长孙无忌同时加太子太师,司空房玄龄同时是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李世勣同时为太子詹事。

    刘洎出了一会儿神,说道,“这次可真有点猜不透圣上的心思。”

    吴王英果贤达。一向是李世民最中意的儿子,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也正因为此,杨贵妃才没有当上皇后。如果杨贵妃被册封了皇后,吴王李恪、蜀王李愔与赵王李福也会变成嫡子,今天这个太子人选极有可能不是当今太子。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逝后,圣上有意册封杨贵妃为皇后。长孙无忌联合京兆韦氏,一齐打压杨贵妃。不可谓不是老谋深算。

    如今。杨悦变成隋国公主,如果她嫁给吴王李恪。将给吴王带来什么样的助力,大家也心知肚明。弘农杨氏不用说,隋室旧臣自然也会全力支持吴王。到时候太子之位会不会变化

    显然李世民将朝中重臣都划到太子一边,自然是对太子十分倚重。而今又立个“公主”出来,当真嫁给吴王的话,岂不是又要多生事端?

    马周与刘洎面面相对,各自想着心事。

    二人从左春坊走出,看到长孙无忌恰好从崇政殿出来。低头沉吟想着心事没有看到二人。刘洎与马周特意放慢了些脚步,距离长孙无忌十步远,跟在后面,没去“打扰”他。

    虽然二人同是太子的拥护者,但长孙无忌显然一向不将他们放在眼里。马周出身寒门,向来不被世族门阀放在眼中。刘洎江南人氏,初仕南梁,与长孙无忌这种关陇世族的政治地位无法相比。

    特别是刘洎与褚遂良关系有些紧张。而长孙无忌与秦王府的十八学士是旧友,相互亲善,禇遂良正是十八学士之一禇亮之子。因而一向二人不被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放在眼中。

    “长孙无忌绝对不会罢手。”两个人对望了一眼,心中雪亮。

    不过却也不妨碍,一会儿,众人一团和气地在两仪殿中陪圣上宴乐。

    杨悦从武府出来,从延喜门,穿过横街,径往大内去。

    杨悦站在两仪殿门口却微微吃惊,她原本想找李世民谈一谈,没想到殿中正乱做一团。

    杯盘相交,桌椅多有被踢翻,许多人正围着李世民正在抢什么东西。李世民高举手臂,群臣你争我抢,相互拥挤,其中一个甚至站到御踏之上,把住李世民的手,一把抢了过去。

    见到殿中值守的宫中与禁卫都面带笑意,并不上去制止,杨悦暗自骇然。

    却听李世民哈哈大笑:“昔闻婕妤辞辇,今见侍中登床。”

    抢到书卷的正是侍中刘洎,兴奋地大笑着念道:“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卷中内容是李世民填写的一首乐府诗《饮马长城窟》。

    杨悦早已知道李世民生性豁达,却也没想到李世民会和群臣如此“无间”。更确切地应当说是“无状”。

    众人正在抢的是李世民的一篇“飞白”条幅。

    群臣本在宴乐,李世民一时兴起,将平日甚为自得的一篇《饮马长城窟》“飞白书”赐给臣下,没想话一出口,群臣蜂拥而上,引起一片大乱。

    杨悦看到这班君臣,不由莞尔,原来皇帝是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