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问去留  一品真丹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乾元山乾元殿内苦熬了四十余日,亲眼目睹申屠修的疯狂杀戮,又在资源枯竭、火毒侵蚀的绝望边缘挣扎后,新近拜入太乙仙宗的修士们,终于等到了哪吒的传令,得以进入金光洞天。
    在洞天内相对平稳的环境中休养调息了半月有余,众人紧绷的神经总算缓过一口气来。得益于之前积累和洞天灵气,又陆续有数人成功突破瓶颈,凝结金丹,实力大增。
    这一日,清越的磬音在整个金光洞天内回荡。金光洞内的所有人听到声音之后都集中在了洞天中央的巨大广场上。
    哪吒炼制出的藕人一位长须长老法相庄严,身后带着两个年轻随从,出现在洞天中央的巨大广场上。他目光扫过下方聚集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的众弟子,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
    “今日本长老奉掌教法旨,召集尔等前来。今日所议之事,关乎尔等未来道途,务必慎重。”
    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微风拂过广场边缘缭绕的虚云薄雾发出的细微声响。众人心中隐隐有所预感。
    长老的声音继续响起,开门见山,毫无虚饰:
    “尔等入此洞天已有时日,想必心中早已明了。尔等当初踏上接引仙舟,拜入我太乙仙宗门墙,初衷几何,各自心知肚明。无非是奉了各自宗门乃至道盟之命,探查这沉寂万载的金光洞,寻觅当年太乙仙宗覆灭之秘,或是觊觎洞天遗留之宝。
    当时情形,非以‘弟子’之名,难越九龙神火罩之界,故不得已而为之。此乃情势所迫,掌教真人洞若观火,亦不深责。”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涟漪。赵酉吉站在人群中,眉头微蹙。这话直指核心,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众人心中那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他想起了在乾元殿分发丹药时众人的眼神,有感激,也有复杂。环顾四周,南宫恺神色沉静如水,青冥子则目光闪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王彦士、林岳、沈青等人也都表情各异,显然长老所言非虚。
    确实,若非为了任务或机缘,谁愿意进这充满凶险与未知的绝地?
    长须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了然:“掌教真人今日所问,亦是尔等心中所念:是否当真愿意割舍前缘,脱离旧日宗门根基,真心实意,成为我太乙仙宗之弟子,承其道统,担其因果?”
    他微微一顿,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不必讳言,明眼人皆知,如今的太乙仙宗,非复万载之前。除却这残破的金光洞天,几件蒙尘的旧日法宝,以及……掌教真人自身……”
    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尚在对抗那如渊魔念外,门庭凋敝,弟子绝迹。纵有传承衣钵之志,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教亦非不近人情,强留尔等于此,徒耗光阴。”
    赵酉吉内心苦笑,这话说得再透彻不过了。跟着哪吒这位陷于魔劫、近乎孤家寡人的昔日三坛海会大神,在这残破洞天里能有什么前途?复兴宗门?谈何容易!能保住性命离开此地已是万幸。
    他暗暗观察众人,猜测除了对阎罗招魂幡志在必得的青冥子,恐怕没几个人真心愿意留下“喝西北风”。
    “尔等可回去细细思量。”
    长须长老最后说道,给出了明确的期限,“金光洞天再次封闭之期尚有半月。掌教谕令:诸位于五日之内,务必给出决断。若无意真正入我门墙,待洞天封闭之前,掌教自会施法,将尔等安然送出九龙神火笼罩之外,自此天高地阔,各奔前程。是去是留,全凭本心。诸位回去认真考虑早做答复,散去吧。”
    长须长老宣布五日之期的谕令后,身形缓缓消散于广场中央的薄雾之中。聚集的众人心思各异,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后,也各自散去,或低声议论,或默默思量,广场上很快变得空旷起来。
    唯有青冥子,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并未随着人流离开。他缓步踱至广场边缘那面矗立的、通体幽暗如墨的巨大石碑前,停下了脚步。这石碑,正是太乙仙宗重宝——阎罗招魂幡所化。
    石碑表面流转着深邃莫测的乌光,隐隐有难以言喻的冥府气息与生死轮转的法则波动散发出来,令人心悸。
    青冥子负手而立,目光如同最粘稠的墨汁,紧紧地吸附在石碑之上,仿佛要穿透那冰冷的石质,窥见其内蕴藏的至宝真容。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微微抿紧的嘴角和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贪婪与渴望,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汹涌波澜。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背后响起了沉稳而清朗的脚步声,最终在他身旁停下。不用回头,青冥子便能感受到那股熟悉的气息——是南宫恺。
    “青冥道友。” 南宫恺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穿透力,打破了石碑前的沉寂:“对着这面凝聚生死大道的石碑——阎罗招魂幡,可望而不可及,心中是何等滋味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品真丹道请大家收藏:一品真丹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他刻意点出了石碑的真名,目光锐利如剑,直刺青冥子的后心。他知道青冥子的执念,在乾元山时就已道破其阴谋,此刻更是毫不掩饰地揭开对方的疮疤。
    青冥子缓缓转过身,脸上竟没有一丝被点破野心的恼怒或羞愧,反而浮现出一抹极其古怪、带着几分阴冷算计的笑意。
    他迎上南宫恺审视的目光,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玩味:“南宫道友此言差矣。‘可望而不可即’?呵呵,依贫道看来,情况……未必如此悲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空旷的广场,仿佛在确认四周无人,才继续道:“适才长老所言,想必道友也听得真切。除却贫道这点微不足道的念想。”
    他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阎罗招魂幡所化的石碑:“在场诸位同道,包括道友在内,又有哪一个真心实意想留在这破败凋敝、前途渺茫的太乙仙宗,跟着一位深陷魔劫的掌教喝西北风?”
    青冥子的笑容加深,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笃定:“若最终只有贫道一人愿意留下,真心实意成为太乙仙宗的弟子,承继道统……那么,作为本门唯一的‘新血’,乃至未来的中流砥柱,贫道是否就有资格,‘名正言顺’地继承这镇宗之宝——阎罗招魂幡呢?毕竟,宗门重器,总需有人守护传承,不是吗?”
    南宫恺闻言,瞳孔骤然一缩。虽然理智告诉他事情绝不可能像青冥子轻描淡写描述的这般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