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5章 收集西方战场坦克数据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阿德小镇,两个月前还是风平浪静的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没有战火,没有多少车辆,更没多少人。
    随着第一战区涌入过来后,让这座小镇焕发了异样的生机,不仅有大批的卡车涌入进来,还迅速扩建了几个大型的仓库。
    当做了沿海的一座物资中转点,也可以认为它成了黑土的一处大型的军火销售点。
    一艘运输船便可运输数万吨的物资,先从沿海港口卸货,再涌入到阿德小镇西部的公路,最后进入黑土对决的双方手上。
    既有汉斯帝国的黑土兵团,亦有大阴帝国、阿麦瑞克帝国的23万东进兵团。
    双方都是张宪的客户,先款后货,物美价优。
    好家伙,干成军火商了。
    此刻阿麦瑞克、大阴帝国只有一个想法,满足他,稳住他,千万别让张宪开着军舰来回溜达了,太他妈的吓人了。
    对方卖军火,无外乎赚点钱,属于不疼不痒的事情。
    可要是让军舰介入战事,任何一场战事的胜负,都无法用钱财来衡量。
    张宪的心思不仅仅在赚钱上,把控着战争走向的同时,把目光放在了关键位置。
    不同于东方战场,纯靠着步枪火炮对攻。
    西方战场规模更大,火力更完备,坦克对决,飞机对决的场面更多。
    动辄上万辆坦克,上万架飞机,其规模不是一般战事可以比拟的。
    小鬼子满打满算也就一个97式中型坦克,以他们的工业能力,根本无法支撑更多坦克的建造。
    豆豆车之类就更不用多说了。
    连冲锋枪都供应不起,工业实力算是垫底。
    想要支撑庞大的战争,纯靠工业实力还不够,还得有完善的军工技术,坦克、飞机持续的迭代更新。
    依旧抱着取经的态度,要吸纳战场上武器的优劣势,来辅助第一战区的军工蜕变。
    有必要调过一个连的年轻军官,以及后方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西方战场的坦克作战方式。
    各家的优缺点,装甲、火力、机动性、通讯设计等。
    汉斯帝国、白恶帝国都是玩坦克的好手,大阴帝国、阿麦瑞克帝国的坦克水平虽然一般,靠强横的工业能力,也能拉出优秀的战车,不容小觑。
    张宪的目标也是按万计数,第一战区日后的战车、飞机,也要实现用万做单位。
    真正的强,不是你自己觉得强大,而是对手觉得你强大。
    目前手上有2号、t坦克的变种,都可以划归为轻型坦克一类。中型坦克中能够生产的是豹式,有时候把它划归于重型坦克更合适。
    还需要一类类似于4号、t-34\85的通用坦克,作为战争的主力。
    可充分利用当前的时间,调研、设计,由第一战区的军工厂单独设计研发一款中型坦克,比齐四号跟t-34的优点,专门为第一战区的步兵服务。
    亦可以招纳这边的军工企业,看有没有兴趣跑去南洋发展。
    那边的机会更多,需求更大。
    合作不就是聊出来的吗,有了需求,一切都有可能。
    三件事同时执行,除了目前兜售军火外,提前在油田区域布局,建设相应的采油厂、炼油厂,强势插入石油行业。
    完成一款主战坦克的仿造跟制造,已经有了珠玉在前,4号坦克跟t-34坦克的设计路子明确,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张宪有几乎全套的汉斯帝国军工技术,连豹式这样的坦克都能生产出来,再反过头去生产主战坦克,一点问题都没有。
    永远需要考虑可靠性跟生产工时,易于生产,能够保证产能是最基本的要求。
    哪怕单一的坦克性能差一些,只要数量提升上来,钢铁洪流的效果达成,欠缺的那点性能根本不算问题。
    给你两辆虎王,确实可以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但对手拥有二三百辆中型坦克,亦可以冲翻你的阵地,冲垮你的防线。
    不仅仅要考虑坦克的护甲、火力,其机动性的取舍,都需要搭配军队的建设来看,不是简单的堆护甲堆火炮就行的事情。
    技术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战争继续,并未因为第一战区在边缘搅局影响丝毫。
    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点,几个大规模的战役都呈现了胶灼厮杀状态,一旦胜利的天平倾斜,双方的胜负也会瞬间晴朗。
    舰队从曼德基地缓缓转移,向南部好望角区域行进。
    科伦舰队则顺势进入到曼德基地,进行了一轮无伤的换防。
    目的很简单,再挑选一两处适合建设基地的位置,增强海域的掌控能力。
    大海深邃,引人敬畏!
    战火无情,引多少仇恨血雨腥风。
    张宪突然萌生了战争快点结束的想法,无比的怀念和平年代。
    只是身在潮流之中,和平跟幸福,并不是你想就能实现的。
    黑土北部战役爆发,汉斯帝国持续增兵,利用张宪提供的坦克跟油料,增兵至6万人。
    大阴帝国也发起了反扑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