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很早以前,古人就总结过了。
国家大事,就两种,一种是祭祀,一种是战争。
国子监就起源于“祀”。
因此国子监带有深厚的“祭祠”特性,比如国子监的校长称“祭酒”。
隋朝时,国子监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国子监的功能才正式确定下来。
【国子监的发展】
明朝的国子监实际上有三所,最早的国子监始建早于明朝建朝。
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正月,朱元璋下令在婺州开设郡学。聘请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等为训导,这是国子监的最前身。
1364年,元末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司官属。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建应天府学。同年,应天府学改为京师国子学。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职。
1368年,洪武元年,明朝建朝。
1369年,洪武二年,以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置中都国子学,命京师(南京)国子学分官领之。
11年,洪武十四年四月,因原址处于闹市,并且过于狭小,朱元璋下诏在鸡鸣山下重建国子学。
12年,洪武十五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国子学改称国子监。
12年,洪武十五年五月,新国子监竣工,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旧国子学改为应天府学。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学。
1403年,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
1420年,永乐十八年,改北京国子监为国子监,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学生遂有南、北二监之分。
~~~~
【国子监的校区】
按左庙右学,分教学区跟祭祀区。
祭祀区主要就是祭祀用的,拜的是孔子,此处不赘叙。
教学区的正堂称彝伦堂,是祭酒办公之所,也就是校长室。
彝伦堂后面有六堂,分别是率性、修道、诚心、正意、崇志、广业,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另有学生的宿舍称号房。
~~~~
【国子监的学官】
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监丞一人,正八品;典簿一人,博士三人,助教一十六人,全部从八品;学正三人,正九品;学录三人,从九品。
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司业协助祭酒管理国子监,监丞执掌绳愆厅负责监督师生的纪律,博士负责给学生讲课。助教、学正、学录负责辅导学生学习。
~~~~
【国子监学生的作息】
每个月只有二天休息,分别是初一与十五。
每天都有课,分早晚。
早课全体成员均得参加,祭酒主讲,教工以及学生必须拱立静听。(站着听课哦!!!)
祭酒讲课完毕后,才由博士助教等老师开始晚课。
【国子监学生的上学内容跟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
国子监的课本主要以四书五经《周易》、《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兼及刘向《说苑》、律令、九章算法、御制大诰,回回文字;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武射。
(注:明朝前期规定武射必修,中后期武射成摆设。)
日常功课:
一是练字,每天要临摹一幅字,写字最差的要挨竹板子。
二是背书,三天一背,最少300字,背不出打屁股。
三是写作文,每月要完成6篇文章,如果按月不能交6篇,照样狠罚。
【国子监的教学制度】
明朝国子监分为三级六堂进行教学。
初级班为三堂,分别名为正义、崇志、广业三堂;
中级班为二堂,修道、诚心二堂;
高级班只有率性一堂。
国子监根据学生的学识深浅将其编在不同的三级六堂,低级堂的学生要升高级堂,就要以积分制升级,即通过考试累计学分的方式决定学生能否升级或毕业。
积分如下:
国子监规定每年考试十二次,每个季度考试三次,也就是每一个月考试一次。
考得好的学生得一分。
中等学生得半分。
不及格学生无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