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周卫国到东方要塞,稳住崩溃的局面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张宪说话的语速很快,因为意识到了情况危机,而第一战区最佳的切入时机也已经到来了。
    山下奉文的部队分两路进攻,拳打马南敬老院,脚踢菲佣幼儿园。
    一拳一脚分别朝着大阴、美帝出击。
    阿瑟那边有一些兵力,再加上有一定的岛屿纵深周旋,坚持三个月没啥问题,无外乎是败退嘛。
    东方要塞这里肯定撑不过这两天了,搞不好那群咸鱼立马就要投降。
    空有10万之众,实则不堪一击的废物,说的就是大阴帝国。
    仅靠周卫国去撑不住多久的,还必须得让张宪亲自过去,因为他可以开挂。
    拿到指挥权后,可以把守军的战斗力统一刷一下,作为跟日军对峙的炮灰,重点是国内的动作。
    第一战区需要提前组织远征军,稳住翡翠北部,能够让物资从铁路、公路运输进来。
    相信统帅部也是急需物资援助的,需要美械装备的加持。
    这件事已经找好了负责人,就让53军的冯占海出动,携带该军的三个主力师,开始准备往翡翠王国北部用兵,筹备远征作战。
    此一役,不管大阴帝国是否愿意,都必须捏着鼻子跟张宪结盟了。
    除了张宪,没人可以辅助他们挽救东方要塞的颓废之势。
    即便有汉斯帝国的压力在前,大阴帝国还是想抢救一下远东舰队跟东方要塞,毕竟这是他们的基本盘,资源的掠夺地。
    通过杨总督的联系,在第二天中午时分,将高层的意图转给张宪,他们能够组织三艘航母,5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重新组成远东舰队。
    由远东舰队联合龙吟港舰队,绞杀旭日帝国的一支主力舰队。
    以此来盘活东方要塞的战场。
    当然了,指挥权交给张宪。需要第一战区鼎力相助。
    一听舰队规模,还真是让人吃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再凑出3艘航母,5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
    但随即又觉得不对劲,如果有这种实力,不可能交给张宪指挥。
    以他们那傲慢的姿态,必不可能妥协于龙吟港的。
    杨总督略显尴尬,说明了舰队的真正组成,其中3艘航母是老式航母,4艘战列舰是一战时期的老式战列舰。
    只有一艘新锐战列舰,能够作为海战主力。其余的战斗力均要打个折扣,航速之类并不乐观。
    “杨爵士,下次直接说所有情报,你我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如果这艘船沉了,没人可以独善其身。”
    “我不希望再遇到有所隐瞒之事。”
    杨总督连忙道歉,把责任揽了过去,“我不懂军事,有所遗忘的情报,张司令不要生气。”
    张宪没搭理他,先行安排飞行编队,准备解决鬼子在西贡的军事基地,另安排更多的飞机过来,争夺这片海域的制空权。
    日军保守估计有上千架飞机,不打掉它们,会增加许多变数。
    远东舰队、东方要塞都没有足够质量的飞机,也没有对应的飞行员,能够支撑空中绞杀战。
    唯有第一战区有这个资格跟底蕴。
    张宪将命令安排下去,同时命人保持联系东方要塞,时刻关注那边情况。
    他现在迫切需要联系到周卫国的部队,一个营过去稳住局面,属实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希望查尔斯能明白第一战区的意图,把军心稳定下来。
    第一战区的运输机要飞行上千公里,迫降在军用机场。为了保证飞行距离,所携带的都是轻武器。
    无关紧要的设备、装置全部拆卸下来,换上了副油箱。
    如果遭遇敌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幸,周卫国本人是一名福将,顺利的到达东方要塞机场。
    带有第一战区标志的旗帜,成了此刻要塞内最亮眼的标志。
    起飞之前,特意让人准备了大号旗帜,降落前,还特意在要塞上方盘旋一番。
    目的就是让更多军民看到,第一战区的援兵来了。
    查尔斯很激动,立刻召开了露天的演讲。
    “帝国、第一战区的军舰正在集结,第一批的援兵已经到达。帝国没有抛弃我们,盟友没有放弃我们,第一战区与敌作战经验丰富,有了他们的帮助,必能守住东方要塞。”
    “强大的舰队会在半个月后到达,只要我们坚守半个月,一切问题将烟消云散。”
    周卫国身穿少将服装,将星熠熠。
    站在查尔斯的一侧,眼神犀利,放眼所及,无人能与之对视。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确实振奋人心。
    正值演讲时分,日军的飞机来袭,警报声响彻要塞。
    “反击,拿起你们的武器反击,区区几架飞机而已,吓不死人。”
    看着四处躲避的白皮,周卫国大声呵斥。
    这支乌合之众,最先解决的不是援兵问题,而是解决他们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