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3章 封锁  跟着系统学,样样都精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开完会,两个团队一起去食堂里聚餐。
    吃完饭后,夏老师便开着车带上秦词和洪靖宇还有他自己团队一个男博士杜冠文,四个人一起去了清北拜访。
    “清北那边我了解了一下,目前是张楠院士在负责这个项目,我们等会儿直接去院士办公室,已经提前约好了。”夏老师跟他助理确定完消息后,和大家同步。
    秦词眼红,她什么时候能有个助理啊!
    “听说当时这个项目的项目经费六千万呢,这还是零几年的时候。”洪靖宇感叹了一句,虽然他们现在经手的项目经费都不低。
    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候,国家自己都还在发展经济,还能这么支持这个长线项目的研究到如今,确实是很重视这个研究。
    “当时国家经济紧张只拨款了两千万,还有四千万是清北大学的985基金拨款的。”夏老师本来也是清北毕业的,年纪又比较大,还是知道一些当年的事情。
    像这些顶尖大学,学校里出去了不少企业家、名人,一旦人开始事业有成,就爱回馈母校,校内各种基金会也不少。
    这个985基金会就是专门用来给各种立项的实验项目补齐短缺资金的。
    “名校还是有钱哈。”洪靖宇调侃了一句。
    “你们北航也不缺钱吧?”杜冠文和洪靖宇年纪差不多,跟他也熟悉,早期就合作过大家都相互知道底子。
    “我们这类工科大学,最不缺钱的是哈工大吧。”洪靖宇又把话题引到其他大学上去了。
    “哎,小词啊,还没问你呢,接下来是去清北还是国科大啊?”夏立文听到这几个高校,突然想起秦词和他说过回去高考的事情。
    秦词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啊,孙老师让她不要着急选学校,他会给她安排。
    估摸着,应该是国科大,方便她请假上班。。
    “你这成绩也不担心,啥学校都能去。”夏立文看她迷茫还反过来安抚她。
    杜冠文听着这话,顿时就开始八卦秦词的成绩,他们这一堆人基本上单拎出来都是一个学霸,但是还是会好奇其他人的成绩。
    夏立文给他吹嘘了一顿秦词的各种竞赛成绩,让秦词尴尬地让他好好开车别总聊天。
    洪靖宇知道秦词成绩很好,但是也没想到io和ipho两个含金量这么高的竞赛,他这位小师妹都拿下了世界第一的成绩。
    听到秦词初中肝了三个竞赛后,洪靖宇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秦词乌黑的发顶,“要不说你能来搞科研呢。”
    “用你们h省人的话怎么说来着,霸得蛮耐得烦!”
    秦词听着他怪模怪样的语气和表情被逗乐了,用家乡话带着洪靖宇又说了一遍。
    大家嘻嘻哈哈到了清北物理学院大楼下,夏老师熟门熟路的带着大家上去找张院士。
    “张老师都退休好久了,这两年被返聘回来给大家上课,基本上每天都在学校。”夏老师拎着一篮子水果,张老师也算是他的任课老师,他也好久没回来了。
    推开317办公室的门,夏立文一下子就看到了坐在窗边的带着老花镜在看什么资料的张楠院士。
    “张老师。”夏立文走到老师身后喊了声,见张院士看的认真,打招呼的声音都轻缓下来了。
    “诶,立文来了。”张楠院士把资料放下,站起来招呼着大家。
    夏立文就当了大家的介绍人。
    听着夏立文介绍秦词是本次“慧眼”项目的总负责人,张楠院士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仔细盯着秦词看了好一会儿。
    “前几天老孙跟我打电话说他有个学生可能会来拜访我,让我知无不言,我还在想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生,会让他这铁面无私的老头专门叮嘱我呢。”张楠看着她漂漂亮亮的小脸儿笑着说道。
    “原来是怕我太严肃吓着小女孩呀。”张楠院士从各种渠道了解过秦词,知道这个小女娃是真的有本事,不然老孙也不会跟个眼珠子一样保护着她。
    秦词面上热情地跟张院士打招呼,心里惊讶极了,她能摸到张院士这,孙老师可一句话没和她讲过,老师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定会查到hxt这条线嘛。
    孙院士当然知道她绝对会认真的了解项目的前后相关历史过程,只要她认真,hxt这边是根本不可能错过的。
    也算是变相给了她一个挑战,不能完全沉下心去了解项目的前后因果,那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员。
    大家寒暄完,也没多啰嗦。
    “来,资料我都准备好了,一起去隔壁研究研究吧。”张院士带着他们去隔壁阅读室,那边安静也适合讨论。
    “当时我们建成了hxt望远镜1:1地面样机,现在存放在国博,我这只有缩小模型,大家可以暂时看看。”张院士从书架上拿起来一个地面样机的模型,指着每个部分给大家介绍着。
    大家在阅读室里了解了一下午关于早期hxt望远镜的研究内容,秦词越聊心里越有疑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着张院士介绍完当年的进度,秦词看着张院士问道,“张院士,我想请问一下,当年其实咱们这个研究技术也相当成熟了,为什么一直拖到今年才正式有项目确立啊?”
    从张院士的介绍里不难了解到,当年是完全达到了立项然后发射卫星的程度了,但是为什么一直拖到了现在。
    肯定不是资金上的问题,前面大家八卦的时候也说过,对于资金这方面其实还蛮大方的。
    张院士听了她敏锐的提问,苦笑了一下,他怎么不想立项研究这个项目,但是这么多年每一次都是阴差阳错的错过机会。
    hxt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