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八零海岛:乘风破浪的军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看着这个袋子,林卫国有些迷惑:“不沉,里边还挺软,不知道有什么东西。”
    林彩蝶没应声,直接开始解袋子了。
    里边的东西她都清楚,还得看看自己包裹的严密不严密,别再打湿了。
    打开后,从里边扯出油纸包,还好,只是外边有点湿意。
    打开油纸包,两匹布就展现在眼前。
    林卫国有些吃惊的喊道:“妖秀啊,是布啊。”
    林彩蝶看布也没湿,就笑着点点头:“对,两匹。”
    林卫国:“这海上哪来的布啊,这还是新的呢。”
    林彩蝶:“还用说,肯定是跑海的船掉的,咱们也算运气。”
    林卫国赶紧抬头四下看了看:“快收到舱里去,别让人看到。”
    林彩蝶用油纸把布一包,然后放到舱里。
    林卫国看着外边的袋子和木托,先把木托直接扔海里,然后拿起袋子卷了卷,思考一下也拿到了舱里。
    这袋子还是好的,又没啥记号,还能用。
    放好袋子后,他也不着急出去,而是在舱里看着两匹布。
    “真是走运啊,妈祖娘娘保佑,这得值多少钱。”
    现在市场上,这种涤纶布价格都不便宜,花色好的能卖到10块一米,差一点的也能卖到8块。
    相比起来,比的确良还要贵。
    不过走私市场上价格肯定要低一些的。
    一匹布平均下来都在30米以上,那这两匹也相当值钱了。
    林卫国很是开心。
    林彩蝶:“爹,这布你不会要拿去卖吧。”
    林卫国:“也留点,给你们姐妹,你娘都做一身衣服,嗯,阿龙也做,咱家都做,剩下的再去卖也行。”
    林彩蝶捂着额头,有些无奈,这啥都想卖可不是好事。
    “爹啊,现在赚钱好赚多了,咱家只要出海也有固定收成,这买布反倒不好买,就别卖了呗,咱家加上大姐二姐,不少人,做衣服废着呢。”
    林卫国瞪了她一眼:“哪又用的了这么多,做不完放在那,不怕着老鼠啃,到时候就不可惜了。”
    林彩蝶:“那先拿回去再说吧,先说好,我要做两身的。”
    林卫国看林彩蝶去后边解网了,也不说了,反正是捡的,做多一身就做多一身吧。
    这一网比前一网要好的多,也是杂鱼居多,不过里边居然有十几条春子鱼。
    “爹,有春子鱼,还不少。”林彩蝶高兴的喊了声。
    春子鱼是也叫黄姑鱼,前两天他们下网就捞到过。
    这鱼大的能卖到1块以上,小的也能卖到7毛左右。
    林卫国也高兴:“现在黄鱼越来越少了,能一网捞这些很好了。”
    春子鱼也是黄鱼的一种,在老渔民嘴里,黄鱼家族有七兄弟。
    分别是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梅童鱼、鮸鱼、黄唇鱼、毛鲿鱼。
    以前最多的要属大黄鱼了。
    不过自从敲罟作业以来,大黄鱼差点灭绝,在80年代这时候,也可是稀少了。
    敲罟法在50年代开始兴起,在60年代就传遍南北。
    这是一种赶尽杀绝的捕鱼法,在1974年,通过这种办法,大黄鱼捕捞量超过25万吨。
    当时野生大黄鱼的市场价才几分钱,甚至有很多渔获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堆在岸边腐烂,最后只能当肥料使用……
    国家也禁止了这种捕捞方式。
    到了80年代,大黄鱼产量就开始锐减,到90年代,就成了东海奇珍。
    黄色,对于国人而言是一种有吉祥寓意的颜色,黄鱼的价格都还不错。若非是大肆捕捞,大黄鱼曾经也不会那么价格低廉。
    这十几条春子鱼,都被林卫国单独捡到一个竹筐里,这是这一网主要的大收获。
    “差不多有40斤了,也值30多块钱。”
    林彩蝶快速把剩下的杂鱼拣了,然后把那些特别小得鱼又扔回海里。
    “还是放网?”
    林卫国点点头:“放吧。”
    这船主要就是拖网用,也是保证收获的重要方式。
    林卫国把网放下去,到驾驶台,跟林彩蝶说:“我开船,你去歇着吧。”
    林彩蝶:“我就行。”
    林卫国摆手:“我往外海再去去,大风大浪有大鱼,这下了三天的雨,怎么没见啥鱼。”
    林彩蝶看她爹一副很不甘心的样子,也就让开了驾驶台。
    即便是跑到更远一点,该没有还是没有,这一网甚至还不如第一网。
    渔获倒是不少,一网得有100多斤,不过拉上来一看,全是鲱鱼。
    鲱鱼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