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二五七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这样,胤祉精心策划的这场阴谋最终以他自己吞下苦果而收场。时间如同一条无声无息的河流,静静地向前流淌着,没有丝毫的波澜和停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四季更迭,岁月如梭。转眼间,四十七年的光阴就如白驹过隙般从人们的指间悄然滑过。
    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王朝的兴衰荣辱、百姓的生老病死、社会的风俗变迁……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轨迹前行,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而胤祉,也在悔恨与自责中度过了康熙四十七年剩余的日子和康熙四十八年的开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的野心和算计化为泡影。
    四十七年除了废太子之外还发生了一些大事。七月时,暹罗国王遣使奉表进贡;八月时,康熙帝谕扈从大臣,告诫诸皇子不要滥用刑法;因俄国人入境建城居住,理藩院咨文俄国近侍大臣,要求其拆毁在边境地区擅自建造的城池。
    文字狱也开始了,以戴名世《南山集》案为代表,对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士人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案涉及民间不满和反抗,康熙对此进行了严厉镇压。
    这一年还修成了《清文鉴》,这是一部百科型满文辞典,康熙帝亲自作序,对规范满汉文翻译、加强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年江南的曹寅、李煦二人亏空公款数百万两被发现,康熙念在两人与自己奶嬷嬷的关系,虽未导致二人性命之忧,但还是抄了两人的家。
    这一年宁夏百姓为水利事叩阍向朝廷请愿,反映了当时民生问题的关注及民众诉求。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康熙四十八年。新春伊始,正值正月时分,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然而,朝堂之上却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
    自从太子被废黜之后,大臣们仿佛嗅到了权力更迭所带来的机遇与变数,纷纷呈上奏折,一次又一次地恳请康熙帝尽早确立新的储君人选。起初,康熙皇帝还能耐着性子翻阅这些奏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雪片般飞来的奏折不免令他心生厌烦。
    终于,在刚刚结束正月没多久的时候,康熙皇帝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和不耐。不过纵然是心中再不耐,在一次早朝上,他面色平静地扫视着殿下众臣,猛地抛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朕决定立太子!”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同一声惊雷,瞬间在朝堂上炸响,群臣皆惊,面面相觑。
    紧接着,康熙皇帝又宣布道:“诸位爱卿,你们皆可自由选择心目中合适的太子人选,并将其姓名写于奏折之中。三日之后的朝会上,我们将进行一场匿名投票,以决定最终的太子之位归属何人!”说罢,他挥袖而去,留下满殿惊愕不已的大臣们呆立当场。
    然而,没过多久,大臣们便纷纷从最初的震惊中迅速回过神来。此时,他们心中已然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思考风暴——究竟该选择哪位皇子作为新的太子呢?毕竟,这个抉择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是一个能否向着更高权力层级迈进的关键契机。
    如果他们所支持选定的那位皇子最终成功登上皇位宝座,那么这份拥立之功无疑将成为他们仕途生涯中的一笔浓墨重彩,堪称“从龙之功”!届时,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甚至有可能从此平步青云,成为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因此,每一位大臣都在绞尽脑汁地权衡利弊,仔细斟酌着各个皇子的优势与劣势,试图做出最为明智且有利可图的选择。
    原本那些早已心有所属、坚定地站在特定皇子阵营中的大臣们,此时更是毫不犹豫地继续支持着他们所看好的皇子。然而,对于那些尚未表态支持任何皇子的大臣来说,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苦苦思索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风起云涌之际,康熙皇帝结束了早朝。他回到寝宫后,立即吩咐身边的侍从去传召富察·马齐前来觐见。没过多久,富察·马齐便匆匆赶到了乾清宫。当他踏入宫门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但仍保持着镇定和恭敬。
    进入宫殿之后,富察·马齐快步走到康熙面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向前一伸,低头说道:“奴才给皇上请安,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透露出对康熙帝的敬畏之情。
    康熙面色平静地微微抬手,声音平淡地道:“起来吧。”
    富察·马齐闻声赶忙起身,动作略显拘谨地走到一旁站立着。他垂首而立,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此番召见自己所为何事。
    未等富察·马齐多做思考,康熙便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皇上急召奴才前来,不知是有何要事需要奴才去办?”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急切与疑惑。
    康熙目光直直地盯着富察·马齐,同样毫不拖泥带水地直言道:“刚刚朕所说的关于立太子一事,你们富察家最好还是不要参与其中了。”说完,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看似随意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请大家收藏: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马齐心中充满疑惑,但身为康熙皇帝的心腹重臣,尽管他内心深处有着自己所钟意的皇子,并渴望能够获得那份跟随新君而立下的赫赫功劳,然而面对康熙那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命令,他终究还是不敢轻易违背。
    只见马齐面色凝重地向前迈出一步,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回应道:“启禀皇上,奴才明白了。”
    见到马齐如此顺从地应下旨意之后,康熙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随意地挥了挥手,轻声说道:“好了,你且先回去吧。”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齐听闻此言,连忙再次叩头谢恩,接着起身小心翼翼地向康熙行了一个标准的打千礼,口中高声喊道:“多谢皇上隆恩,奴才这就告退。”话音未落,他便缓缓向后退步,直到抵达乾清宫的大门处才停下脚步。随后,马齐转过身去,迈着沉稳的步伐朝外走去。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宛如他此刻复杂而沉重的心情一般。
    马齐脚步匆匆地走出了庄严肃穆的乾清宫,他面色凝重,步履不停,仿佛心中揣着千斤重担一般,径直朝着自己府邸的方向疾行而去。一路上,他目不斜视,对周围的景致毫无留意,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方才与皇帝陛下的交谈内容。
    不一会儿功夫,马齐就抵达了自家那气势恢宏的富察府门前。他顾不得稍作停歇,直接迈过门槛,穿过庭院,直奔前院的书房而去。此时,在那宽敞明亮的书房内,马齐的二哥富察·马武正端坐在书桌旁,手中捧着一卷书籍,但目光却不时投向门口,显然正在焦急等待着三弟的归来;而一旁站立着的小弟富察·李荣保也是满脸忧虑之色,虽然未曾言语,但从其闪烁不定的眼神之中不难看出,他同样急于知晓马齐被皇上召见所为何事。(ps:他们都还有一个大哥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