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裴南暄此一战收复城池,大放异彩。
值得一提的是,镇北侯的嫡子沈君辰。
在柳老将军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途中,行至福清一带,遇见少量倭寇,柳老将军有心锻炼,遂点了三百人,让沈君辰率兵急攻,沈君辰一路追击至倭寇营点,斩首三百二十余人,其中还有一个倭寇大头目。
随后柳老将军又让沈君辰带三百水师于闽广一带继续涤荡残倭,其又剿杀了几股正在逃窜的残倭。
沈君辰十四岁,便已经有了斩将之功。
满朝上下无不赞叹这二人,是虎父无犬子,英雄出少年啊。
其后又过了十数日,时到十月初三,贵州再传捷报。
三大土府屯兵乌撒,达十万兵,贵州都司府却始终不肯下令出兵,辅国将军世子齐晏然,连夜前往贵阳,欲一探究竟,竟查出丁岩受兵部尚书薛芳远之私令,放任土司暴乱,故意不肯出兵。
齐晏然与布政使合计后,夜袭丁府,杀丁岩,从其府中搜出了诸多与薛远芳、显国公,及三大土府勾结的罪证。
遂持朝廷平叛手令,率十万大军前去乌撒,一举击破三大土府十万大军。
齐晏然平定暴乱之后,带兵杀入土府之中,将土府上下,除老弱妇孺外所有人尽数屠戮,杀得三大土府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尤不肯退走,派人将三大土府内所有典籍尽数收走,命人抄录成汉文,之后将之焚毁,还火烧三大土府的祠堂。
此消息传入京中,满朝上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息声。
齐晏然的胆大妄为,已然震惊朝堂。
杀都指挥使,自己带兵平定叛乱,这也就算了,齐晏然搜出的罪证,已经表明了丁岩是叛党,死有余辜。
但是屠戮土府,焚毁土府传承典籍,火烧土司祠堂又是怎么回事?!
古往今来,但凡做下这事的人,哪个是有好名声,好下场的?
齐晏然果真不愧是宗亲,骨子里流淌着齐氏皇族的血脉,嗜杀成性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但是,齐晟却十分高兴,直赞齐晏然:“晏然有先祖遗风,待他回京之后,朕一定要重赏于他。”
土司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想来要老实许多年了。
失去了属于土司的传承文献与典籍,祠堂焚毁,也许再过三代,就要忘记自己祖宗是谁了……
这可真是……
太好了!
捷报频传,让朝野上下都十分振奋,但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正在攻打南昌的成王。
倭患和土司暴乱的威胁,远没有起兵谋反的成王严重,成王祖孙三代,密谋造反,起兵之际,就已经成了气候,如今集结兵马高达三十万人,其下精兵无数,又占据了江南一带的富庶,以战养战,声势犹为浩大。
待他攻下南昌,就已经彻底成势。
甚至可以割据南京,在南边**,公然和大周朝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
距离成王起兵,已经一个多月了。
就在大臣们都在担心,成王会不会攻下南京时,南昌传来消息,齐王檄集士兵,于十月二十三日,攻下了南昌,杀了成王驻守在南昌的守将。
正在攻打南京的成王,在接到消息之后,也顾不得攻打南京,仓促带兵回救南昌。
十月二十八日,成王在南昌黄家渡与齐王接战,其率领的十余万大军,仅两日就被齐王所领的五万府军击破。
这其中有三万是檄集的府兵,战力参差不齐,另外两万士兵,都是留守南昌,降了朝廷的叛军。
成王带兵溃逃。
与此同时,镇北侯乘胜复九江、南康,于樵舍县击败成王残党,活捉了成王。
成王起兵到兵败,历时五十二天。
满朝上下人心大定。
之后,镇北侯向朝廷奏疏:“江西之民,久遭成王聚敛刻薄之害,今经大乱,继以旱灾,又丁税繁重,困苦既极……”
是一纸为江西之民陈情的折子,他在折子之中提了成王三代人,是如何在南昌兼并良田,广开蚕场,大肆敛财,不顾百姓死活,又如何勾结地方匪徒,迫害江西百姓……种种恶行,跃于纸上,满朝上下无不触目惊心。
齐晟大发雷霆,当即下诏:“……要还田于民,在江西推行废丁纳田,废除一切人头税,按土地多少纳税,并且减免江西三年各项杂税……”
满朝上下无不心惊。
“废丁纳田”这一新政,标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税制改革。
之前皇上在甘陇、辽东一带推行了按田纳税,其实就是变相的废丁纳田,如今新政在江西一推行,只待江西一带恢复了元气,这一新政推行成功,就要在全国推广了。
没有人能阻止。
张修远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江西久经三代成王的荼毒,早已是苦不堪言,民怨沸腾,此番又经了这场叛乱,朝廷如果不广施善政,江西恐要闹出民乱来。”
“再没有什么仁政,能比得上还田于民,臣愿意南下江西,推行新政。”
户部张致宁下了大狱,户部上下有十余位官员都受到了牵连,包括右侍郎。
陈公甫兼了户部尚书一职,新的右侍郎是从地方升调,是地方的清流,户部已经彻底掌控在皇帝手中。
陈公甫也是大力支持:“还田于民,地方土豪还有可能再度将田地兼并了去,唯有废丁纳田,才能保证百姓的田亩不会被兼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