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5章 胤禛:优势在我  清穿:额附在草原吃我的软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转眼间,又过了两年。
    这两年里,策旺阿拉布坦领兵进藏,废黜六世达赖伊喜嘉措,并另立达赖喇嘛抵抗朝廷,康熙下旨围剿多次却始终没有抓住策旺阿拉布坦。
    康熙五十九(1720)年,十一月。
    担忧鄂罗斯和朝鲜伺机对朝廷动手的康熙边派暗探打听鄂罗斯的消息,边遣官册封亲近朝廷的李昀为朝鲜国王。
    与此同时,康熙下旨封隆科多为理藩院尚书,并兼管步军统领事务。
    十二月。
    朝臣以康熙御极六十年为由恭请行庆贺典礼,康熙不许。
    康熙六十年(1721)年,正月初。
    康熙命胤禛和胤祹代他祭拜永陵、福陵及昭陵。
    正月底。
    山东盐贩王美公聚众起事,康熙气得当朝下旨处王美公以凌迟。
    为了防止叛乱再起,康熙边申饬各省巡抚要恪尽职守,边下令把驻守在西藏的守兵增至三千人。
    他知道朝廷起战、灾害频生、国库不丰,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可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也不是他们反抗朝廷的理由。
    二月。
    康熙出宫至孝庄山陵、孝陵、孝东陵,行告祭礼。
    三月。
    朝臣请康熙万寿节尊号,康熙再次拒绝道:“现今朝廷正和准噶尔打仗,官兵在外披坚执锐,冒暑衔寒;百姓在内受灾受累,食不果腹,何贺之有?”
    朝臣支支吾吾了半晌后,只齐声道:“皇上圣明。”
    四月。
    因台湾知府王珍等官员的贪婪残暴和盘剥繁苛,朱一贵聚集众多百姓围攻台湾府城,杀死总兵欧阳凯。
    随后,朱一贵被推为中兴王,并制定年号为永和,分封公侯。
    得知此事的康熙破口大骂,既骂台湾知府昏庸无能、死不足惜,又骂朱一贵区区贱民,竟敢自称中兴王。
    胤禛顶着康熙的冷脸劝康熙息怒后,大着胆子进言道:
    “皇阿玛,眼下朱贼等乌合之众必定沾沾自喜,朝廷当即刻派福建水师围剿。”
    “朕知道。”
    康熙阴沉着脸睨了眼面前的折子,“朕会给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下旨,让他率兵尽快捉朱一贵归案。”
    “皇阿玛英明。”
    康熙没接胤禛这话,他半眯着眼眸看了眼胤禛后,意味不明地问道:
    “胤禛,朕听闻你与林棠交好?”
    “回皇阿玛的话。”
    胤禛提着心,面色不改地回:“儿臣与四妹同为皇阿玛的儿女,自当守望相助。”
    康熙脸色稍缓,他垂眸扫了眼胤禛,“既然如此,那你便以你的名义问林棠借些粮食给朝廷吧。”
    胤禛心里咯噔了下,他抬头看了眼康熙,佯装不解地问:“皇阿玛的意思是儿臣替朝廷向四妹借粮吗?”
    康熙冷笑着看了眼装糊涂的胤禛,重申道:“以你的名义向林棠借两千万石粮食。”
    “皇阿玛,儿臣没那么多银子抵押给四妹啊。”
    胤禛垂着首遮住眼底的冷意后,抬头看着康熙道:“问四妹借粮食是需要抵押银子的。”
    “你不是与她守望相助吗?”
    康熙眸色微冷,他低眸睨了眼胤禛,“难不成是骗朕的?”
    “儿臣不敢。”
    胤禛攥紧拳头,给康熙磕了个头。
    康熙轻哼了声,沉声道:“朝廷有难,你身为朝廷的雍亲王,不该挺身而出吗?”
    不等胤禛接话,康熙轻敲了两下桌子,继续道:“此事办的好了,朕重重有赏。”
    皇阿玛有赏?
    胤禛眼皮直跳,想到某种可能的他稳了稳心神,神色恭敬地道:“儿臣遵旨。”
    康熙低眸扫了眼佯装镇定的胤禛,喜怒不辨地吩咐道:“借到粮食后直接运去西北。”
    “嗻。”
    胤禛又给康熙磕了个头后,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康熙抬眸瞧了眼胤禛的背影后,凝着眉半晌都没说话。
    他想,若不是百姓日子艰苦,他肯定不会算计林棠手里的粮食的。
    毕竟,因着根扎布多尔济在京,林棠每年都给朝廷送上千万石粮食了。
    当晚。
    在书房里静坐到天亮的胤禛思来想去后,提笔给林棠写了封袒露心声的信。
    信上,他言辞隐晦地告诉林棠他想要皇位,请林棠暂时借给他两千万石粮食,等日后大业已成,他定会加倍偿还给林棠。
    随信寄去的还有他已经签字盖章的欠条。
    三日后。
    收到信和欠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