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2章 送孩子们去白鹿洞书院上学。白露开了一家美妆店  在古代生了七个女娃,被婆家休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白露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廷敬是个好哥哥。”
    “这孩子,主意大得很。”
    白初尧感慨道,“还有卓君和青越,也都嚷嚷着‘要和姑姑在一起’。”
    “我这个做父亲的,实在是拗不过他们,最后也只能大手一挥,随了他们的意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白鹿洞书院的山长,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早已得到了通报,亲自带着几位先生在门口迎接。
    山长姓徐,是当世大儒,看到这十四个站得笔直、个个都精神抖擞的孩子,老先生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他一边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一边连连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和喜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白大人,安国侯,你们能将这么多好苗子都送到我白鹿洞来,这是信得过老夫,信得过我们书院啊!”
    徐山长对着白初尧拱了拱手。
    “这既是我白鹿洞书院的福气,也是我们整个青州的福气啊!”
    白初尧连忙还礼,谦逊地说道:“山长言重了。”
    “犬子们顽劣,以后,还要劳烦山长和各位先生多多费心管教了。”
    徐山长笑道,“教书育人,本就是我辈分内之事。”
    一场简单而不失庄重的入学仪式过后,十四个孩子被各自的先生领着,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学堂。
    白露和白初尧一直站在院中,目光追随着孩子们那些小小的、穿着青色儒衫的背影,直到他们转过廊角,再也看不见了,才收回视线。
    “走吧。”
    白露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嗯。”
    白初尧应了一声,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这还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家呢。
    两人并肩向书院外走去,身后是朗朗的读书声。
    从此以后,孩子们便正式开启了他们在白鹿洞书院的求学生活。
    对于他们的学业,白露有着自己明确的规划。
    她给孩子们定下了规矩。
    平日必须待在书院里,心无旁骛地认真读书,习文学字,听从先生的教导。
    而到了休沐的日子,则要全部回到宅子里,跟着她学习另一门重要的学问——算账,以及如何打理家中的各项庶务。
    白露并不苛求她的七个女儿个个都能成为名动天下的才女,但她有一个底线:她们必须懂得识文断字,能看懂契书账本。
    更重要的是,她们必须懂得如何立身处世,如何管家理财,拥有一份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日,恰逢休沐。
    青州宅邸宽敞的大堂里,十四个孩子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八仙桌旁。
    每个人面前,都工工整整地摆放着一个小巧的算盘和一本崭新的账册。
    白露端坐在主位上,手里也拿着一本账册,正在给他们讲解最基础的记账方法。
    “你们看这一笔,”她用手指着账册上的一行字,声音清晰,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听得清楚,“‘购入白云锦二十匹,支银一百二十两’。”
    这是采买布料的支出,所以要记在账册右边的‘支’字下面。”
    她停顿了一下,确认孩子们都跟上了自己的思路。
    “再看这一笔,‘售出成衣三十件,入银一百五十两’。”
    “这是我们卖出东西得到的收入,就要记在左边的‘入’字下面。”
    “一出一入,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她讲得并不快,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着最实用的道理。
    “每天铺子里发生的每一笔流水,都要在当天记录下来。”
    到了月底,要把这一个月所有的‘入’和所有的‘支’都加起来,再盘点库房里的存银和货物,做到账实相符。
    记住,一文钱都不能差。”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白初尧没有去打扰他们,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的圈椅里,手里端着一杯清茶,目光欣慰地看着这难得的一幕。
    他看着白露耐心教导的侧脸,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专注神情,心中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宁。
    或许,这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晚饭后,孩子们都回房温习功课去了。
    白露在书房里,收到了白清泽从京都快马加鞭寄来的信。
    她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他希望白露能留在青州,安心照顾孩子们。
    “......你如今带着十四个孩子,实属不易。从青州到凉州,路途遥远,车马劳顿。倘若你此时赶回凉州安顿,不出两个月,又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