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 112章 造反失败的王爷112
这里的知府第三次拜访,张小嘉依旧不见。
但是她宴请了知府夫人。
许茹来到时候,看到璟亲王妃深蓝戎装,披着黑色的袍子。
她恭敬行礼:“璟亲王妃,万福。”
张小嘉笑着说:“不必多礼,快坐”
张小嘉亲自为许茹斟了一杯热茶,茶香氤氲间,她轻声道:“许夫人可知,我为何独独请你来?”
许茹双手接过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妾身愚钝,还请王妃明示。”
“叫我县主便好。”张小嘉笑着摇头,手指轻抚茶盏边缘,“我听闻令尊许老先生,曾着《理学辨妄》,驳斥程朱‘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许茹手指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洒出:“县主竟知家父拙作”
“何止知道。”张小嘉从案几下方取出一本装帧考究的书册,“我命人从江南寻来,已读过三遍。”她翻开书页,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批注。
许茹眼眶微红:“家父若知中原有人如此看重他的心血”
“所以我不能见知府大人。”张小嘉突然话锋一转,“这里是皇上的江山,知府的政务。我虽顶着封地名头,却只管种好我的地。”她指了指窗外正在修建的水渠,“就像这水利,我只问何时完工,不问征用了多少民夫,只要按时付给民夫粮食就行。”
许茹若有所思:“县主是怕”
“怕人说我干政?”张小嘉轻笑,“是也不是。只是我若见了知府,明日朝中就会有人说,璟亲王夫妇要在东北另立朝廷了,我不想让皇帝哥哥为难。”她将一碟点心推到许茹面前,“所以我想请许夫人常来坐坐,说说这里的风土人情——毕竟有些事,从闺阁中听来的,比公堂上更真切。”
许茹会意一笑:“妾身明白了。说起来,城西李家的姑娘前日发明了一种羊毛梳子”
窗外,龙二正在监督水渠施工。
他望着灯火通明的花厅,不禁摇头——县主哪是在避嫌,分明是开辟了第二条战线。
这许茹的父亲门生故旧遍布北地,夫人间的闲谈,往往比官府文书更早预知风向。
当夜,张小嘉在给皇帝的家书中特意写道:“今日与知府夫人闲话家常,得知本地女子善纺织,想起德公公曾说宫中缺上好毛料”字里行间,
更是老老实实提许茹父亲曾是辽国文坛领袖,也提那些“闲话”中暗藏的北地士族动向。
十年前,她向皇上承诺过,绝对不欺骗背叛皇上。
只不过有时候有那么一丢丢私心而已。
许茹回到府中时,天色已晚。知府赵明德正在书房批阅公文,见她进来,连忙放下毛笔迎上前:“夫人回来了?那王妃可说了什么?”
许茹解下披风,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夫君,我们都想错了。”她拉着丈夫坐下,“临安县主不是傲慢,是在避嫌啊。”
赵明德皱眉:“此话怎讲?”
“她特意拿出父亲所着的《理学辨妄》,上面全是亲笔批注。”许茹声音微颤,“县主说,她若见了夫君,朝中必有人非议璟亲王在东北另立门户。”
赵明德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所以她只见你”
“正是!”许茹握住丈夫的手,“县主说,她只管种地修渠,绝不插手政务。夫君可知她今日问我什么?”她压低声音,“问的是城西李家姑娘发明的羊毛梳子,说想请去纺织局当教习。”
赵明德猛地站起身:“李家?那不是”他忽然顿住,想起李家正是北地最大的羊毛商,与朝中多位大臣有姻亲。
许茹轻声道:“县主还特意提到,她最敬重父亲的学问,说‘存天理灭人欲’本就是谬论。”她眼中闪着泪光,“夫君,父亲的书在大辽被禁十年如今”
赵明德在房中来回踱步,忽然停下:“夫人,明日你带着新腌的酸菜再去拜访。”他眼中精光一闪,“顺便告诉县主,三日后北地三十六姓要在老君庙集会。”
许茹会意点头,又犹豫道:“可这样会不会”
“无妨。”赵明德轻笑,“县主不是说了吗?她只管种地,不问政务。至于夫人间的闲谈谁管得着呢?”
与此同时,张小嘉正在灯下给皇帝写信。写到许茹父亲时,她笔尖一顿,眼前浮现十年前那个雪夜,她,皇上,贺飞在吵架,吵完架后,皇上说了他信任他俩,只要他们不背叛,他的信任不变。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写道:“许儒之女言谈不俗,其父虽曾仕辽,然学问纯粹,与程朱之流迥异。臣妹斗胆请皇兄开禁其着作,或可助教化北地士子”
写罢,她轻轻吹干墨迹,嘴角微扬。这封信明日就会与三十车羊毛一起送往京城——那些上好的羊毛,正是给皇上和母妃做冬衣的。
四月的东北平原上,新播种的春小麦已冒出嫩绿的芽尖。张小嘉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县主,五百亩荒地全部开垦完毕。”龙二捧着账册走来,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比原计划提前了十日。”
张小嘉接过账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佃户们情绪如何?”
“都抢着要签长契。”龙二压低声音,“尤其是李家那几个庄子,听说县主许了他们三成收成,连老人孩子都下地了。”
张小嘉轻笑一声,望向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农人。
“龙二,继续招人开荒,到了五月底估计在开500万亩,种植大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