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恩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日(公元264年9月3日),孙休驾崩,年仅三十岁,谥号景皇帝,安葬于定陵。
受封为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休是吴大帝孙权的六子。母王夫人。
嘉禾四年(公元235年),王夫人生下孙休。
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休十三岁时,跟从中书郎谢慈、郎中盛冲学习。
赤乌末年(公元250年),孙权为孙休聘娶朱据之女为妃。
太元元年(公元252年)正月,被封为琅琊王,居住虎林。四月,孙权去世,孙休的异母弟孙亮继承皇位,太傅诸葛恪主掌朝政,诸葛恪不愿诸王居住在长江边沿战略要地,将孙休迁往丹阳郡。孙休与当地太守李衡不睦。李衡多次以法律侵扰孙休,孙休上奏书请求迁往他郡,于是朝廷下诏让孙休夫妇迁至会稽。
孙休在会稽郡居住六年,好善慕名。与会稽太守濮阳兴和左右将督张布交结深厚。又曾经梦见自己乘龙上天,回头看不到龙尾,醒后颇为惊奇。
即位施政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少帝孙亮被权臣孙綝所废,第二天,孙綝派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请孙休回京即位。孙休听到消息起初有所疑虑,孙楷、董朝一起陈述孙綝等之所以奉迎孙休的原因,留住一天两夜,于是出发。十月十七日,孙休一行人抵达曲阿,有老翁拦住孙休叩头说:“事情拖久了就会发生变化,天下人都殷殷期望着您,希望陛下迅速前行。”孙休认为老者说的对,当天就赶到布塞亭。武卫将军孙恩代行丞相事务,率领百官用皇帝的御车在永昌亭迎驾孙休,修筑宫室,用武帐围成便殿,设置御座。十八日,孙休到达,望见便殿就停了下来,让孙楷先见孙恩。孙楷回返,孙休才乘辇前行,百官再拜称臣。孙休登升便殿,谦逊而不走上御座,只停息在东厢。户曹尚书前趋到阶下宣颂奏文,丞相捧上玺符。孙休再三谦让,群臣三请。孙休说:“将相诸侯共同推戴寡人,寡人岂敢不承受玺符。”百官按等级秩序给孙休导引车驾,孙休乘上帝辇,百官陪侍,孙綝率领士卒千人在近郊迎接,下拜于路旁,孙休下车回拜。当天就登上正殿,大赦全国,改元永安,是为吴景帝,当时二十三岁。
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十月二十一日,吴景帝孙休下诏说:“褒扬有德之士,赏赐有功之臣,此为古今通行大义。现用大将军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增加食邑五个县。武卫将军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孙据为右将军,封县侯。偏将军孙干为杂号将军,封亭侯。长水校尉张布勤劳辅导,以张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自迎驾,封为乡侯。”又下诏说:“丹杨太守李衡,因为过去与我有怨,自己绑缚到有关衙门。古人射钩斩袂不记前仇,在谁手下为谁效力,故此送李衡回到原郡,不要让他自我心存疑惧。”二十八日,封异母兄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侯,孙皓弟弟孙德为钱塘侯,孙谦为永安侯。
2
群臣上奏请求立后、太子。景帝下诏说:“朕以不德,继承伟业,在位时间还短,未广施恩德。追加后妃和嗣君的名位,不是要紧的事。”有关官员继续请求,景帝谦虚没有答应。
诛杀权臣
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十一月三日,大风反复吹刮,迷雾连日不散。孙綝一家五侯都掌领禁卫军,权力震慑人主,这是东吴自开朝以来没有的。他有所陈述表请,景帝只得恭敬对待,不敢有违,于是孙綝更加骄横放肆。景帝下诏说:“大将军忠诚发自内心,首建大计来安定国家,朝廷内外文武百官,一致赞同他的建议,一同有功劳。从前霍光定计,百官同心,也未超过今天的情形。及时按照前些天与大将军商议定下的参加告庙仪式的人员名单,依照旧例应该加进爵位者,都要尽快办理。”七日,又下诏说:“大将军执掌朝廷内外诸多军务,事情头绪繁多,现加授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为侍中,与大将军分担省察各种事务。”二十一日,又下诏说:“各低级政府官员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为国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供职郡县官吏,既交纳了规定的税粮,军队出征又要跟着去,以至于家中无人经营家计,朕对这种情况甚为怜悯。那些家有五人,其中有三人为国家作事的,听任该家的父兄决定留下哪一个,让他留下一人在家,免除他家应交的粮米,军队出征时不必跟着去。”又说:“各位将领官吏凡在永昌亭迎驾陪侍的都官升一级。”
孙綝一次用酒宴请左将军张布,喝到尽兴时,孙綝口出怨言道:“当初废黜少帝时,不少人劝我应该自己即为称帝。我认为当今陛下贤明,所以把他迎立他为天子。皇帝没有我就不可能即位,但陛下只是把我当作一般的臣子来对待而已,看来我必须要再次改变计划了。”
张布遂将这件事情告诉景帝,景帝怕孙綝会作乱犯上,于是对其多次给予赏赐,又与张布和丁奉秘密商议,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来诛杀孙綝。十二月八日举行腊祭,孙綝因为此前听到一些风声,遂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孙休派出使者十余人去请他赴宴,孙綝无法在推脱,只得前往。行前孙綝与家中约定,在宴会过程中,家人可在府内放火,他就以这个借口伺机返回。后来,孙綝见府中火起,于是向孙休请求返回,孙休不准许。孙綝准备强行离席,丁奉、张布此时示意左右将孙綝捆绑起来。
孙綝方才醒悟,于是跪下叩首道:“臣愿意被流放到交州赎罪。”被景帝反问道:“卿当初为何不流放滕胤、吕据,而却将他们诛杀?”孙綝再次请求道:“臣愿意受罚沦为官奴。”景帝又问道:“为什么当初不让滕胤、吕据成为官奴?”遂下令将孙綝斩首示众,且宣布曾与孙綝同谋作乱者一概予以赦免,于是孙綝部众放下兵器请降者多达五千人。
九日,下诏说因为左将军讨伐奸臣,故加授张布为中军督,封张布的弟弟张惇为都亭侯,授给亲兵三百,张惇的弟弟张恂被任命为校尉。孙休认为与孙峻、孙綝同族是耻辱,特地从宗族中取消了他们的名字,将他们称作“故峻、故綝”。又下诏说:“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5
教育兴国
吴景帝下诏说:“古人创建国家,教育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导引民俗风情陶冶人物品性,为时代培养人才。自建兴年间以来,时事多变,官吏百姓多着重于眼前利益的事情,抛弃本业,专近末业,不遵循古人的道义。社会所崇尚的思想不敦厚,则伤风败俗。必须根据古制来设置学官,立五经博士,考核录选应选的人才,给予他们优惠和俸禄,招收现有官吏之中以及军队将领官吏的子弟中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