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是你们傻吗?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 47章 是你们傻吗?
    乌孙国使臣一听这话可真是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赶忙双膝跪地,将额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发出“砰砰砰”的声响,口中急切地喊道:“陛下啊!那高昌国简直就是信口胡诌、颠倒黑白呀!他们向来都是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之人,陛下您千万不能轻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呀!我乌孙国被他高昌国国土侵犯,无辜百姓被掳掠,他高昌国实在是颠倒是非啊!”
    嬴政听后只是轻轻地冷哼了一声,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神色,缓缓开口道:“你们两国之间的这些纠葛,朕自然需要仔细斟酌思量一番。但是嘛,朕也绝对不会仅仅凭借着一方的说辞便贸然做出决定。”
    就在此时,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赵高忽然站出来说话了。只见他躬着身子,毕恭毕敬地向嬴政行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依老奴之见,不如我们先派遣一些得力人手悄悄地去调查一番。如此一来,既能够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同时又不至于损害我大秦帝国的威严和声誉。毕竟高昌国都让我们可以插手了。想必,乌孙国不会不让咱们查吧!”
    嬴政听了赵高的建议之后,略微思考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做法。而一旁的高昌国使臣听到这个消息,则暗自心中窃喜不已,觉得自己的计谋似乎就要得逞了;相反,乌孙国使臣却是满脸忧虑之色,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不利局面。
    然而,他虽然心中愤恨难平,但却根本无力阻拦。尤其是高昌国竟然将他们也拉下了水,使得大秦有了插手乌孙国内部事务的借口和机会,这更是令他气得咬牙切齿。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轻易说出不许大秦介入调查这样的话来。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今日他敢公然拒绝大秦的插手,那么明日等待着乌孙国的恐怕便是被大秦彻底地遗弃与抛弃。
    一旦大秦开始插手此事,那就意味着无论是乌孙国还是高昌国,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必须乖乖听从大秦的指令和安排。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可那高昌国为了能够拉拢大秦站在自己这边,当真是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啊!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放走了乌孙国的普通子民,却偏偏把那些潜藏的间谍给留了下来。这等行径简直无耻之极,简直就是毫无廉耻之心!
    乌孙国使臣知道事已至此只能另寻对策。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再次叩首道:“陛下圣明。不过陛下,臣恳请陛下能允许乌孙国也派人一同参与调查。一来可助大秦更快查明真相,二来也能显示陛下公正无私。”嬴政挑了挑眉,似是在考量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嬴骜见状,慢悠悠的开口道。:“父皇,既然乌孙国想要公平,不如,就让高昌国跟乌孙国的人,都派两个人跟着,当然,他们只有看,却不能插手。而这几个人,必须由我们的人跟着。”
    听到嬴骜的话。始皇陛下嬴政微微点头,说道:“准了。”
    高昌国使臣脸色微变,刚欲反对,可是始皇陛下的目光扫了过来,他只得把话咽回肚子。乌孙国使臣松了口气,心中暗忖这好歹有了转机。虽然自己的人要被盯着,可是好歹能有机会看高昌国出了什么招儿,好歹心里能提前有个谋算。
    而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随后就让乌孙国跟高昌国的使臣返回各自的国家,好告诉自家的国王他们大秦的决定。
    。。。。。。
    而要离开秦国之前,表面跟高昌国使臣交好的内使来到了高昌国使臣下榻的地方为他送行。
    饭桌上,内史令故意忧心忡忡地问道:“高昌国此次怎会犯下如此之大的疏漏?就连陛下和太子殿下有心替你们周旋一二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啊。”
    “你且看那乌孙国,其手段高明,深谙拉拢其他西域诸国之道。他们长袖善舞、左右逢源,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成功地将众多西域国家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再反观我们自身,为何竟未能想到如此妙策呢?难道是因为我们缺乏智慧与谋略吗?”
    “陛下此次对于此事的处理方式,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他定然已经充分考虑到那些西域小国在这广袤沙漠中的生存不易。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政治局势,这些小国犹如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沉没。”
    “因此,陛下只能是偏向他乌孙国几分,以此来平衡各方力量,给予这些小国一定的支持和保护。”
    “而贵国高昌,身为西域大国,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军事实力等各方面条件,按理来说都不应逊于乌孙国啊!然而如今局面却大相径庭,实在令人惋惜。”
    “大人何不好好想想,究竟是因为高昌国内部存在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地施展外交手段;还是说高昌国内部有的人目光短浅,未能洞察到其中关键所在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不及时反思并采取行动加以改进,恐怕日后在这西域之地的地位将会越发岌岌可危。”
    高昌国使节听了内史令的话,重重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复杂,我高昌国本以为乌孙国势弱,不足为惧,哪晓得背后还有这般谋划。如今后悔也无用了。”内史令沉思片刻后说:“你莫急,我倒是想到一计。”
    使节眼睛一亮,忙问何计。内史令凑近小声说:“你回去高昌国后,你就告诉贵国国王,乌孙国拉拢一堆西域国家,陛下看着商贸的关系上,不得不偏向几分,如今高昌国如果想要把事情摊开到桌面上,让大秦能够公平对待。那,高昌国也得跟其他西域国家联手,别的不说,起码要跟他乌孙国打平,怎么的也不能让乌孙国得了便宜啊。”
    高昌国使节听了之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连连点头称是道:“此计甚妙啊!实乃良策!不过眼下我国确实没有过多的盟友可供依靠,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去找哪些国家携手合作才最为妥当呢?”他一边说着,一边眉头微皱,流露出些许忧虑之情。
    这时,只见那位内史令微微一笑,脸上浮现出胸有成竹的神情。他稍稍压低声音说道:“依本官之见,龟兹国向来与你们高昌国有一些往来。虽说彼此之间的关系算不上十分亲密无间。”
    “但倘若我们能够许下丰厚的利益报酬给他们,想必必定能够让其暂且站到咱们高昌国这边来。此外,那焉耆国近年来与乌孙国在贸易方面产生了不少争端矛盾,对于乌孙国一直心存不满之意。所以,这焉耆国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拉拢的重要对象呐。”
    听到这里,高昌国使节不禁喜形于色,连忙拱手作揖道谢道:“多谢大人您如此不吝赐教、指点迷津!在下此番回国之后,定然会如实地向国王陛下禀报此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