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北方的冬天蔬菜难见,萝卜白菜是桌上的常客,方玉梅还花大价钱买了捆韭黄回来。
菜也不做多,全是硬菜。
黄豆焖猪蹄、酸菜排骨、红烧肉、腊鸡、腊鸭、腊鹅……
全都烧好了,盛在小锅子里,
不温也不行,这天气,菜出锅没两分钟,汤汁里猪油都能凝固变白。
“一双,两双,三双……”方玉梅数着筷子,摆好碗筷,眼神总是往门外瞅。
“哈!”关老爷子斜躺在炕上捧着本旧书看,见方玉梅走来走去的样子忍不住好笑。
饭菜香味一个劲往鼻子里钻,他也没心情看书了。
“这么急,你干脆去门口等着算了,等你闺女回来,第一时间给她开门。”
“您说得对啊!”方玉梅搁下碗筷出去了。
关老爷子跟钱姨对视一眼,笑了,指着关上的门,“我开个玩笑,她还当真了。外头多冷啊,真是个傻的。”
钱阿姨却说:“玉梅是个讲情义的。”
就算只有几步路,那也是个态度嘛。
转了两趟公交,终于到巷子口下车了。
“这就是我们住的胡同。”师兰给大家介绍。
“气派又干净,青砖白瓦的。”何大海感叹。
师兰哈哈笑着,“是挺干净,霍骁他们一大早起来扫的。”
下了几天的大雪,街道组织各家各户的人一块扫雪来着。
每天早上都得扫,不然路没法走。
到了家门口,门都还没敲呢就从里面打开了。
方玉梅从里面探出头来,笑得见牙不见眼,“来了?冻坏了吧,快进来快进来!”
“奶奶!”两个小孩齐声喊人。
“奶奶,你怎么越变越年轻了,我都不敢认你了。”有金一张小嘴深得他爹的真传。
方玉梅摸摸他的脑袋,“你小子嘴巴可真是越来越利索了。”
师兰招呼着大家进门,一边调侃着说:“瞧把我妈给高兴的,昨天说要去火车站接人,我不让她去,还跟我吵了半天呢。”
何铁牛心里头的紧张少了些,“外头太冷了,在家等就好,不用出去遭这个罪。”
“好香!”何老四一进屋就吸着鼻子,“梅姨,我肚子好饿。”
方玉梅笑着说:“先把东西放下洗洗手,饭菜都做好了,够你吃的,管饱。”
天气冷了,必须得取暖才行,但家里的燃料储备还没到随便用的程度。
北屋左右两间房都是有大炕,霍骁和师兰住一边,另一边则是方玉梅带着雁云住。
鸿飞和关老爷子还是住东厢房,两人烧一个炕,中间用帘子隔开。
钱阿姨搬去跟叶昭住了倒座房,两人烧一个炕。
给何家准备的是西厢房。
何家带来的东西全都搬到了北屋。
大袋小袋卸了一地。
“何叔,二哥,你们这是把家的给搬过来了吧?”
何铁牛还是那副憨厚的样子,搓着有些冻僵的手,“今年的新米好吃,我们想着你在城里也吃不着,就多带了些。”
好在现在赶火车,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他们混在里面也不起眼,没人查。
不然打开一看全都是粮食,估计要怀疑他们倒卖呢。
“那感情好!”师兰直接解开麻袋,抓了一把米闻了闻,“好香!”
“妈,晚上咱们就焖这个米饭吃!”
给关老爷子几人介绍了一遍,大家洗漱好,坐到圆桌前,准备开饭。
尽管有很多话要说,但也得先把肚子填饱吧。
“好吃好吃!”何老四整一个野猪刨食,吃得直哼哼。
他吃得风卷残云却不埋汰,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让人看着食欲大增。
吃完饭,给他们准备的炕已经烧得暖烘烘的,师兰本意是让他们先休息,有的是时间聊天。
结果谁都不想睡。
坐了几天火车的有福和有金两兄弟,更是如同解了狗链的二哈,带着鸿飞兄妹俩在院子里撒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个人还弄了个捕鸟笼,在院子里捉麻雀。
大人们围坐在炕上,说起家里的变化。
何铁牛、何老四都不是善谈的人,不要发言人就是何大海,两人只会跟着点头憨笑,再来一句“对对对”。
老家一切都好,初秋做瓜酱,冬天做粉条,养鸭场也一直在产出鸭肉和鸭蛋。
现在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在厂里工作的人。
还是那个原因,因为怕别的地方的人眼红,何大海并没有把大家的工资开的很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