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 相互勾结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慢慢地端起茶杯,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顿时,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气顺着喉咙蔓延开来,让他整个人都精神一振。然而,在享受着茶香带来愉悦感的同时,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开始盘算起来。
    尽管甘杜二人相互勾结、徇私舞弊,但朝廷之中依然存在许多正直清廉的大臣可以加以利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将整个朝堂视为一盘巨大的棋盘,并在其中巧妙布下暗棋,逐渐削弱甘杜一派的势力。与此同时,还要大力选拔那些出身贫寒但才华出众之人进入官场,以此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官僚体系。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时,便可以使出雷霆万钧之势,一举铲除这些祸害朝纲的败类。
    而接下来需要做的,则要看老师李斯以及王翦老将军对于文官和武将两方面人员的筛选工作如何展开了。毕竟,虽然自己父亲所掌管的黑冰台手中握有大量关于朝廷文武百官的详细资料,但相较于李王二位恩师对于朝堂局势及众人心思的精确把握来说,还是稍逊一筹啊!
    当李斯和王翦拆开嬴骜派人送来的密封信件后,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信中的内容显然非同小可!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此事关乎大秦帝国的未来命运,容不得丝毫懈怠与马虎。特别是得知这次针对多位公子跟公主展开的血腥刺杀事件后,心中的惊骇与震怒简直难以言表。
    尽管清楚这些刺客的目标正是自己心爱的弟子,但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王上的子女啊,可以说,能出宫的公子跟公主们,在那个时代都已经算是站住了的,不会说轻易夭折的。
    那些狂妄之徒怎会如此肆无忌惮、胆大妄为?难道真以为可以不把当今王上放在眼里吗?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皇权尊严的严重亵渎!
    作为一个全心全意效忠嬴政的忠臣良吏,李斯深知此番遇刺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刺客们不仅胆大包天到直接向皇家下手,其背后隐藏的势力恐怕也正在蠢蠢欲动,企图挑战至高无上的王权统治地位。
    越想越是心惊肉跳,李斯决定不眠不休地查阅相关资料,仔细排查朝中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将其中涉及甘杜一党以及各地方世家大族相互勾结的蛛丝马迹全部标记出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手中的毛笔不停地舞动着,一道道墨痕如同利剑一般,凌厉而冷酷,仿佛要刺破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风云……
    李斯整日埋首于案牍之间,将文官们的过往政绩、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等诸多细节一一梳理,凭借着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对每一位文官的品性、能力以及潜在倾向都有了精准的判断。他时而眉头紧锁,思索着某些官员复杂的人际脉络;时而又奋笔疾书,记录下关键的信息和自己的分析
    王翦则将精力放在了武将群体的筛查上,跟李斯不同的是,王翦是忠于大秦而后才忠于嬴政的,在他看来,没有大秦,就算嬴政再有能力也没有用,那么对他来说,什么是大秦,那就是那些孩子们,不管是上至宫中的诸位公子公主们,下至黔首的子孙后代,那都是铸成大秦的基石。
    如今,有人居然敢朝这个下手,这是当他王翦老了,提不动刀了是吧?王翦握紧案上兵符,指节发白,眼中寒光乍现。他召来心腹校尉,密令彻查军中异动,凡有与甘杜往来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暗中监控。同时派遣精锐暗探,每夜巡视军营,他亲自查验戍卒名录,不放过一丝疑点。
    王翦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仅仅拥有强大的武力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勇士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无误的政治站位。因此,他决定亲自接见每一位麾下的武将,并与之展开深入而坦诚的交谈。
    在这些会面中,王翦会仔细聆听对方的言辞,留意其言行之间是否存在破绽或异常之处。同时,他也会通过询问过去的战斗经历和所立下的功勋来全面了解这位武将的实际作战能力及其对国家的忠诚度。
    此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翦甚至还秘密派遣亲信去探查各位武将在军中的声望如何,以及他们与部下士兵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对于那些有可能危及到大秦帝国军队安定团结或者导致军心涣散的蛛丝马迹,他绝不会轻易放过。
    经过数日紧锣密鼓地筹备工作后,李斯终于与王翦一同怀揣着堆积如山般厚重且详尽无比的资料卷宗及深度剖析研究报告,再度现身于嬴骜跟前。
    二人随后便有条不紊地开始逐一向嬴骜说起来此次筛选审查出来的最终成果:其中一部分文臣为官清廉正直、才华横溢,完全能够委以重任并予以重用;另有一批武将则忠心耿耿、英勇无畏,并且善于统率三军、治理军务,可以放心大胆地给予晋升机会;
    然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官员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暗地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这种类型的人物务必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严加防备乃至惩处制裁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骜仔细听着他们的汇总,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心中对朝堂的局势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一场针对甘杜势力的暗中较量,也在悄然拉开帷幕。
    嬴骜翻阅着案上密报,指尖在“甘氏私兵逾制”一行微微一顿,眸光骤冷。他轻叩玉案,声如寒冰:“老师们,看来,那群旧世族。是真的不怕死啊。”
    王翦身为武将,此刻更加外放一点,就见他此刻并没有跪坐着,而是靠着枕靠,两腿放松的一边曲起,一边微微舒展的盘着坐在席上。手中握着青铜酒爵,冷笑道:“他们可不知道怕为何物。”
    要知道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对政事,那可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在昭襄王时代,他能在宣太后跟穰侯那一系的芈氏宗亲跟魏家人独揽大权,称霸朝堂的情况下得到昭襄王的重用,大家就知道王翦有多厉害了。
    更何况,他从军近四十载,历经大小战役近百场,早已看透权力更迭背后的残酷法则,以及,权利更迭中的风云变幻。
    这些年来,他看透了王权交替过程中的无情与血腥,也看透了世家为了截取权利想要将自己凌驾于王权之上而做出来的种种事情。
    “当年,先昭襄王时候,那时候,还是宣太后掌控朝堂。其实说实话,相比较与先昭襄王,宣太后的政治手腕,才是让人惊叹的,可以说,她的政治思维,除了当年在先惠文王时候被惠文王教出来的以外,就是她对政治敏感度,可谓是天生的。”
    “哪怕是她自己亲生的儿子,跟在她身边学习了几十年的先昭襄王,都只是学了个皮毛。”
    听到王翦老将军说起来以前的事情,嬴骜跟李斯就明白,今天要说的,恐怕就是当年的密幸了。
    所以两个人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