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4章 赵世家10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秦国得知马服君的儿子充任将领,就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命令军队中有敢于泄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挥官的,格杀勿论。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发兵进击秦军。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部队逼近赵军。赵军乘胜追击,直追到秦军营垒。

    但是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不能攻入,而秦军的一支突袭部队两万五千人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骑兵的快速部队楔入赵军的营垒之间,断绝了他们的联系,把赵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运粮通道也被堵住。这时秦军派出轻装精兵实施攻击,赵军交战失利,只好就地构筑壁垒,顽强固守。[

    ]赵兵断粮四十多天,军内士兵饥饿难耐,暗杀人肉充饥。困厄已极的赵军编成四队,向秦军营垒发动攻击,打算突围而逃。可轮番进攻了四、五次,仍不能冲出去。最后,赵括亲率精兵突围,被秦军射死,四十万赵兵也就投降了秦国。白起谋划着说:“前时秦军拿下上党,上党的百姓不甘心作秦国的臣民而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变化无常,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要出乱子。”

    于是用欺骗伎俩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了。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士兵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此战前后斩首擒杀赵兵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邯郸之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赵国、韩国害怕,于是派苏代带着丰厚的钱财去游说秦国丞相范雎,范睢忌惮白起的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建议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请和,秦昭襄王同意。[]赵孝成王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如此赵将灭亡。虞卿建议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赵孝成王用其谋,派虞卿去见齐王建,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订立盟约。

    同时将灵丘封给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并对韩、燕亦极力交好。国内则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准备。[]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遂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五大夫王陵率军直攻赵都邯郸。赵将廉颇率赵军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阵亡,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

    ]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十万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过半,仍不能下。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赵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他想在门客中选拔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随行人员,却只选出十九人。一门客毛遂自荐随往,赵平原君以为他在门下三年,未闻其能,不肯带他去。

    毛遂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用人之际,就带毛遂同去了。[]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向楚考烈王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从“日出”谈到“日中”,楚考烈王还是犹豫不决。毛遂于是拔剑而前,走近楚考烈王说:“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

    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楚考烈王羞愧,“唯唯”答应,“歃血而定纵”。平原君回国后,楚国出兵十万救赵。[

    ]魏安厘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秦昭襄王派人威胁魏安厘王说:“诸侯中有敢去救赵国的,等打败赵国后一定攻打先救赵国的国家”。魏安厘王恐惧,命晋鄙的大军暂停于邺观望。信陵君魏无忌依靠魏安厘王的宠妃如姬盗得虎符,带勇士朱亥杀晋鄙,夺其兵权,并挑选八万精兵进击秦军。[

    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两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反击围燕

    赵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年),燕军攻克昌壮城。赵将乐乘、庆舍打败了秦国信梁的军队。[]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贺寿,以求与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报告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可趁现在进攻。”[

    ]燕王出动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袭赵,让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国派廉颇用八万军队在郝邑迎击栗腹,派乐乘用五万军队在代地迎击卿秦,将燕军打得大败,最终杀死主将栗腹,并俘虏了卿秦、乐闲。赵孝成王遂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信平君,任其为假相。[

    ]赵孝成王十六年(公元前250年),廉颇趁胜围困燕都,赵孝成王封乐乘为武襄君。[]赵孝成王十七年(公元前249年),乐乘复与廉颇一同包围燕都。燕国用厚礼向赵国求和,赵国才退兵解围。[]赵孝成王十九年(公元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国土,赵国把龙兑、汾门、临乐给燕国;燕国把葛城、武阳、平舒给赵国。[]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薨,太子赵偃即位,史称“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5年―公元前236年在位。[]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

    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俘获燕军二万人。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伐燕,夺取燕国狸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将王翦等趁机率军攻赵,夺取邺地九城。同年,赵悼襄王去世,太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人物生平

    不用廉颇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因此愤怒,攻击乐乘,乐乘离职逃走,廉颇便逃奔到魏国的都城大梁。[

    廉颇在大梁居住很久,但仍得不到魏国国君的信任与重用。此时,赵悼襄王由于赵国军队多次遭秦军围困,就想重新任用廉颇,廉颇也渴望着再为赵国效力。赵悼襄王于是派使者前往大梁,观察廉颇是否还能任职干事。与廉颇关系恶劣的郭开用重金贿赂那位使者,让他在赵悼襄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使者会见廉颇时,廉颇有意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铠甲,跃上战马,以此显示自己还可以率军去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