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1章 思想很进步么  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天命这种东西有人信么?
    华夏历史就是重复被推翻的一部历史。
    天命这种东西通常老百姓是不信的。
    但为什么上面却总是拿天命来说事呢?
    不光是他们要把自己树立成正统,更要愚民,疲民,困民。
    咱们现在读书都是走的正常思考路线。
    从小就有人说,一个朝代更替,肯定是出了昏庸的皇帝或者收到外地入侵等等,但这些都是理由而并不是根本。
    一个昏庸的皇帝,其实也很难让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轰然倒塌。
    更多的人把古代王朝过不去三百年这个坎,赖到土地兼并身上,其实也都是扯淡。
    一个王朝的灭亡和土地兼并没有任何关系。
    咱们解放战争后,曾经统计过,在咱们国内最大的地主拥有土地数量还没有达到上万顷,拥有几百上千顷土地的大地主其实也并不多。
    汉武帝元封四年,关中流民二百万,无户籍者四十万。
    汉武帝这次流民大潮是我国史书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流民大潮。
    为什么会出流民潮呢?
    很多人说,地方豪强暴戾盘剥百姓,也有人说连年干旱,还有人说人多地少,土地兼并的厉害,老百姓都没有土地了。
    这些都是上面写历史的说辞罢了。
    真实的情况是,朝廷的赋税太重,农民承担不了沉重的赋税所以携家带口的逃亡。
    如果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到王朝后期,土地越来越稀缺,兼并越来越严重,那应该王朝的后期土地的价钱越来越贵才对。
    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
    王朝的后期土地的价钱越来越便宜,甚至分文不值。
    明末王夫之就说,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
    至欲以地白付人儿莫可推。
    意思是老百姓把拥有天地当成灾祸,我把土地送人都没人要。
    那为什么把土地白给还没人要呢?
    就是因为朝廷税太重,与民争利的结果。
    老百姓除了税,还有徭役,还有兵役,还有乱七八糟的各种捐。
    谁拥有这块土地,那就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你就来吧。
    所以这块地就成了累赘,甚至不止是累赘,是要了自己的命了。
    尤其是雍正以后,人头税打在土地里,弄出什么摊丁入亩以后。
    我不管怎么收,就跟这块地要钱,这就导致土地每年缴纳的税那是越来越重,老百姓实在没办法只能逃亡。
    那为什么那时候的难民都往东北跑呢。
    因为这个时候的东北,官府对地方掌控力弱,地方土匪是霸王,那些地方大员甚至要看这些土匪脸色。
    老百姓自己偷偷种点地不用交税,让老百姓有口饭吃,所以都往东北跑。
    张宗昌自然也是从山东这边过来的。
    那个时代山东是大省,地方呢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所以这税那是一分你也别想省。
    特别是后期,大清屡次战败,对
    这就导致大量山东人,宁可地我不要了,也要往东北跑。
    “看到了吧,咱们这海城如今都是机械化耕作,我们没有一分钱农业税,土地都是国家的,也是集体的,一个村子他们想怎么种地就怎么种,咱们县城还给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的各种铺贴,他们收获了也都归集体,他们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张宗昌看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蹲下来抓一把泥土,眼泪掉了下来。
    他还记得当初自己为什么背井离乡,离开山东老家,不就是那点税么,太重。。。太重了。
    在想到自己一个村子被逼死的那些同族。。。
    “范大人,这满清早就应该滚蛋,像你这样的青天大老爷,真是咱们百姓的活菩萨。。。”
    “诶。。。让人人都能吃得饱,人人都能吃的好,是咱们工党明确施政方针,当然了,现在我们经验还不足,也一直培养这方面经验,早晚我们总结出一套可行办法,将来在全国推广。”
    彪哥没说的是,是各种税务没了。
    但工业农业这个剪刀差还在,而且更加恐怖,而且他从现代每天都带回来大量粮食。
    导致,现在不光是海城,就连整个辽宁,这粮价都不值钱。
    可以说有的是,别说人人都能吃饱了。
    现在几乎每个村子,每个大队上的粮食多的都发愁。
    那些老百姓看着是高兴,但也更闹心。
    随着土地的改良,化肥和机械化的推广,更是得到优良粮种的无限量供应,这就导致,估计今年,明年,大后年,整个辽宁的粮食产量的多翻好几个翻。
    如今很多村子都开始自救了,开始生产各种烧酒,爆米花,各种副食,甚至拿来搞养殖。
    没办法粮食实在吃不完,吃不完啊。。。
    带着他进到一个村子里,看到孩子们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