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1章 当时明月在(二)  百衍成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赵小婉的思绪很乱。
    那个周未,真的是当年那个周未吗?
    “师傅,他又回来了。”
    “可是都过去好多年了。”
    已过去五十四年,这是接近一个凡人一生的时间,太过于漫长。
    连赵小婉都有些记不清楚他的容颜。
    毕竟周未只仿佛一位匆匆过客。
    “他还记得的……”
    赵小婉扭着头问道。
    “师傅,你呢?”
    赵灵儿只沉默了片刻,平淡地说道,“我早已忘了。”
    “他大概也忘了。”
    “他回来,应当是还念着昔日山云爷爷的情。”
    赵小婉没搭话,自顾自地说道:“可是师傅,你为何一直没有道侣呢?”
    “大道之途,他人皆为过客。”
    赵灵儿声音格外清澈:“不需有道侣,也不必有道侣。”
    “可是……”
    “他已经是结丹真人了……”
    “如果他还记着师傅呢?”
    “要强迫师傅呢?”
    赵小婉不由得有些担心道。
    她此前从未见过结丹真人,也不知道周未究竟会如何。
    “他不会的。”
    赵灵儿淡淡道。
    “他毕竟不是那花柳真人。”
    “师傅怎么能确定?”
    赵灵儿没有回答。
    有些事也不必回答。
    赵小婉有许多疑问,她抿了抿唇,又问道:“师傅,我们真的要离开赵家吗?”
    “嗯。”
    赵灵儿轻声应着。
    禅院内总是幽静着,能听到任何细微的声音。
    一只小鱼不知怎的,从门前小池塘纵身一跃,跳上了岸。
    池塘里远比岸上温暖,它一跳上来,便被冻得僵硬。
    赵小婉走了过去,将鱼送下池塘。
    看着这一幕,赵灵儿微微失神。
    池塘里的鱼,是许多年都十分乖巧的,怎么偏生今日跳出了池塘呢?
    赵灵儿起身回到了禅院之内,房中依然简朴如初。
    她缓缓从古旧的木桌中拿出一个玉盒。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玉盒,只觉暖玉温热。
    玉盒之中,有许多枚玉简。
    这些玉简都是他父亲赵朝所留下来教导她执掌赵氏的经验。
    “父亲……我已尽力了……”
    赵灵儿拿出其中一枚玉简。
    这是赵氏一族迁徙到桃花岭后,赵朝坐化前所留。
    那时赵灵儿也已筑基。
    这玉简之中,正是赵朝的遗言:
    “一姓之兴亡,非一人之功。”
    “自赵氏迁徙至桃花岭后,我隐隐察觉隐患。”
    “此地灵气充裕,族人不必再如当年一般,为了些许灵药便拼尽全力,但也渐渐失去了锐气。”
    “郑家本就为筑基家族,为迁徙桃花岭做足准备,而我族本只是炼气小族,只有你侥幸筑基,并无底蕴。”
    “若是未来,赵家果真如我所料,止足不前,你需让赵家重返旧地,且你不可再庇护家族!”
    “唯有如此,置之微末,我族才可能长存新生。”
    赵灵儿长叹了口气,赵朝目光深远,数十年前便已看透。
    不知是不是天意定数,似乎的确被赵朝说中。
    赵氏此后一代不如一代,自她之后,再无一人有望筑基。
    即使赵灵儿再如何努力,牺牲自己修行的资源,培养亲族,但赵家的泥潭也越发腐旧。
    凭借着她的名号,整个赵家都安于现状,他们没有志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赵灵儿清楚,如今的赵家只是空无的躯壳,修士虽多,但炼气后期修士却越来越少。
    即使因她如今尚在,还能够表面风风光光,一旦她不在世或是被花柳真人这般强抢走后,都将迅速衰败,从历史长河中除名。
    想要保存下赵家的血脉,或许只能如赵朝所言,让赵家重新回到当年那种迫于生存的环境。
    她脱离赵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花柳真人追责之故,也是遵从赵朝之愿,更是为了整个赵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