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2章 论文里的钓鱼饵  港片:老大肥佬黎,三天饿九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暮春时节,《文物》杂志如期而至,封面上斗大的标题——《“北陵”考:失落的殷商祭祀台遗址重现天日?
    》——瞬间引爆了学术圈和大众舆论场。
    周砚清的名字,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那篇署名文章,用词严谨,论证“有据”,将那枚神秘玉片所指的“北陵”,定位于山西境内一处废弃多年的殷商祭祀台遗址。
    文章中,不仅有详实的地理坐标,还有一份“权威”的碳十四检测报告,以及几张真假难辨的卫星热成像图——祭祀台地下,仿佛真的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新华社记者林婉如,是第一个嗅到新闻价值的人。
    作为周砚清的学生,她深知这位恩师的学识和为人。
    一篇《流失重器牵出千年秘葬——专访古文字学家周砚清教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了各大新闻客户端的头条。
    “千年秘葬”、“流失重器”、“文化寻根”……每一个关键词,都像一颗颗炸弹,引爆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爱国热情。
    克劳斯,远在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正端着一杯冰镇威士忌,看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新闻。
    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嘲讽的眼睛,此刻却眯了起来。
    “山西?殷商祭祀台?”他喃喃自语,随即拨通了私人情报网络的电话。
    “帮我查一下,山西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质活动?尤其是和考古相关的。”
    几分钟后,电话那头传来干巴巴的声音:“先生,山西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地质活动记录。不过……我们在河南边界,发现了几起无人机勘探记录,时间就在最近几天。”
    克劳斯的眉头紧锁,手中的威士忌杯差点被捏碎。
    “烟雾弹?障眼法?”他冷笑一声,“看来,这个江天豪,比我想象的还要狡猾。”
    与此同时,在澳门一家隐蔽的日式料理店里,佐藤健一正襟危坐,向他的主顾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会长,我亲自去了一趟山西,情况有些不妙。”佐藤健一的声音低沉而谨慎,“遗址确实存在,也的确有古老祭坛的痕迹。但是……年代对不上,而且,土壤的扰动痕迹非常新,应该是近期人为伪造的。”
    小日子商人甲猛地一拍桌子,昂贵的清酒洒了一地。
    “你是说,我们被耍了?”
    “极有可能。”佐藤健一的语气依然平静,“江天豪很可能在设局,引我们上钩。我建议,立刻停止在河南的行动,转而追查那枚玉片的原始出处。”
    “八嘎!”商人甲怒吼一声,“畏首畏尾!佐藤,你越来越让我失望了!我告诉你,‘宁可错挖十处,不可漏掉一处’!继续执行原计划,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找到真正的宝藏!”
    江天豪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老张,以‘文化寻根基金会’的名义,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一份‘地眼’项目重启建议书。”江天豪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把当年那份未公开的磁场异常图也附上。”
    “明白。”电话那头的老张,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当晚,江天豪与周砚清在苏州园林的一处僻静角落秘密会面。
    “周教授,这枚录音笔你收好。”江天豪递给周砚清一支外形普通的钢笔,“如果有人来找你追问玉片的细节,你就说……你怀疑那枚玉片是复制品。记住,一定要录下他们的反应。”
    “江先生,我明白了。”周砚清接过录音笔,眼神坚定。
    果然,两天后的深夜,一名自称“国际文物保护协会”的男子,敲响了周砚清在京郊的公寓大门。
    “周教授,您好。我是国际文物保护协会的,想和您了解一些关于那枚玉片的情况。”男子的声音听起来温和而专业。
    周砚清打开门,将他让进屋里。“请进。不知道您想了解些什么?”
    “主要是关于玉片的材质来源。”男子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想确认一下,这枚玉片是否真的如您所说,出自殷商时期。”
    周砚清故作犹豫地说道:“其实……我最近也有些怀疑。那枚玉片的材质,似乎和我之前见过的殷商玉器略有不同。我怀疑……它可能是一件复制品。”
    男子闻言,“哦?是吗?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您也不必过于担心。东京的实验室已经做了同位素比对,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录音笔上的红灯,微微闪烁着。
    江天豪拿到录音后,立刻让人调出内部数据库。
    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个熟悉的名字——山本义雄,“玄武会”的技术顾问,精通地质勘探和文物鉴定,是小日子商人甲手下的核心人物。
    “看来,他们已经动用了核心资源了。”江天豪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秘密号码。
    铃声响了几下,电话被接通,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先生。”
    江天豪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启动‘地眼’监控计划……”江天豪决绝地挂断电话,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复杂情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文化保卫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狩猎游戏。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地眼”监控计划如同蛰伏的巨兽般苏醒。
    民用气象卫星的镜头悄然转向豫北山区,那些平日里只用来观测云层变化的精密仪器,此刻却成了追踪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