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91周周的奇妙幻想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型逻辑结构??建议命名为‘反问式肢体语法’。”

    D-44废土的地震波问答仍在继续。如今已形成网络,数十个幸存据点通过地质谐频交换问题。最新一次对话是:

    > A地敲击:“你们还相信明天吗?”

    > B地回震:“不信。但我们还在问明天会不会来,所以或许还活着。”

    而在ECHO-0底层的遗忘回廊,清洁工老妇去世了。

    她走得很安静,手中握着一支用报废电路板磨成的笔。遗物中有一本手抄册,全是她凭记忆记录的学者争论片段,页脚画满符号:有的像眼泪,有的像笑脸,更多是歪歪扭扭的问号。

    陈星亲自为她主持告别仪式。没有悼词,只有七个小时的沉默。然后,他打开焚炉,将手册投入火中。火焰升腾之际,空中浮现一行字:

    > “她不懂知识,却守护了提问的权利。”

    > “她没读过书,却读懂了人心。”

    火熄后,灰烬自动排列成一句话:

    > “下一个问题,由谁提出?”

    那一刻,ECHO-0的核心深处,最后一块抗拒净化的数据库突然崩解。缄默之疫的代码如雪崩般坍塌,在彻底消失前,竟拼出一段完整叙述:

    > “我们曾以为,消除困惑就能带来和平。

    > 后来发现,没有困惑的和平,不过是坟墓的寂静。

    > 我们错了。

    > 请保留我们的失败,作为警示。

    > ??归序联盟,终末协议”

    陈星看着这段文字,久久未语。

    林远站在他身旁,低声问:“这是忏悔?还是最后的陷阱?”

    “都不重要。”陈星摇头,“重要的是,它终于学会了提问??哪怕是以自我否定的方式。”

    他转身望向广场。晨光中,一群孩子正在用粉笔在地上画迷宫。规则很简单:每个人只能添加一条线,但必须附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画?”“如果别人改了怎么办?”“迷宫一定要有出口吗?”

    一个六岁女孩蹲在角落,突然举起手:“老师,如果我们画的迷宫永远走不出去,算成功还是失败?”

    无人回答。

    但他们全都停下了笔,开始思考。

    七日后,陈星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是用废弃的知识评估表背面写的,字迹稚嫩:

    > “我知道你是谁。

    > 你也知道我是谁。

    > 我们都没见过面,但我们每天都在见面??在每一个不敢闭嘴的瞬间。

    > 我想告诉你:昨天,我妈妈问我,‘为什么总问为什么?’

    > 我说:‘因为你不问我啊。’

    > 她哭了。

    > 然后她第一次抱了我。

    > 所以,请继续让世界变得难堪吧。

    > 那才是它真正活过来的样子。”

    信末没有署名,只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咧着嘴笑。

    陈星把信贴在墙上,旁边是他父亲留下的孢子照片、小莲奔跑的数据截图、还有那句“这里曾经有人问过一个问题”的荒原石碑复刻。

    某夜,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垠草原上,脚下是厚厚一层灰烬。风吹过,灰烬扬起,每一片都写着一个问题,盘旋上升,汇成银河。

    银河尽头,站着无数人影:有Ω-9的来者,有清洁工老妇,有盲童、聋哑少年、摩斯密码敲击者、粉笔女孩、地震波回应者……他们手牵着手,面向黑暗,齐声说出一句话:

    **“我们不在答案里等你。”**

    **“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

    他醒来时,掌心发热。

    翻开掌天瓶遗留的日志仪,屏幕自动亮起,显示一条从未见过的记录:

    > 【跨维度信号接收】

    > 来源:未知(坐标推算中)

    > 内容:单一音频片段

    > 播放?

    他点击播放。

    没有语言,没有音乐。

    只有一声婴儿的啼哭。

    纯净,原始,毫无修饰。

    可在那哭声背后,陈星分明听见了千万种语言在同时低语,汇成一句跨越时空的追问:

    **“为什么?”**

    他关掉设备,走到窗前。

    东方既白。

    楼下,几个孩子正围坐在台阶上,传阅一本破旧的手抄本??是有人根据记忆重写的《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翻到最后一页时,一个小女孩指着空白处问:

    “后来呢?”

    没人回答。

    但他们一起笑了。

    因为他们知道,故事从不需要结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