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崇祯十六年,四月初七。
卯时初刻,东方的天际线上泛起一抹青白,如宣纸上晕开的淡墨。
微风轻拂,细雨如丝,在天地间织出一层朦胧的轻纱。
细雨织就的薄纱笼罩着孙时铺,孙时铺的土墙上仍然亮...
赵廷芳回到总督府,夜色沉沉,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从窗外扑来。他站在案前,凝视着案上那封刚刚由密探送来的密报,眉头紧锁。吕宋虽已平定,但西班牙人之野心,从未真正熄灭。而今,他们竟又在暗中勾结荷兰人,意图卷土重来,若不加以雷霆手段,南洋局势恐将再度动荡。
“陈应功!”他沉声唤道。
门外脚步声响起,陈应功推门而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赵廷芳将密报递给他,语气低沉:“你来看,吕宋那边又有动静。西班牙人并未真正接受‘南洋贸易条约’,他们在暗中与荷兰人勾结,意图联合对抗大明。”
陈应功接过密报,仔细看完,脸色亦是凝重:“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若让他们在吕宋建立稳固军港,不仅南洋贸易将受威胁,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海防体系。”
赵廷芳点头:“正是如此。我已下令南洋水师加强巡逻,并命密探继续潜入吕宋,务必查清他们与荷兰人之间的具体计划。你即刻启程,前往吕宋,亲自坐镇前线,随时向我汇报情况。”
陈应功拱手应命:“属下遵命。”
赵廷芳又道:“此行务必谨慎,不可打草惊蛇。若能不动干戈便令西班牙人退让,自是上策。若他们执意挑衅,我南洋水师已整装待发,随时可出击。”
陈应功点头:“属下明白。”
赵廷芳沉吟片刻,又道:“另外,我已命人修书一封,送往京师,告知吴世贞此事。若朝中保守派趁机作乱,我们亦需早作准备。”
陈应功道:“属下即刻启程。”
翌日清晨,陈应功便率数名亲随,乘快船前往吕宋。赵廷芳则亲自前往码头送行,望着远去的船影,心中隐隐不安。他深知,此番南洋局势,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再度动荡。
与此同时,京师之中,吴世贞亦已收到赵廷芳的密信。他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捏着信纸,目光冷峻。
“赵廷芳所言非虚。”他低声自语,“西班牙人果然未死心,竟又与荷兰人勾结。若让他们在吕宋站稳脚跟,大明在南洋的布局,将前功尽弃。”
门外,一名锦衣卫悄然入内,低声道:“大人,属下奉命调查朝中保守派,已有新发现。”
吴世贞抬头:“说。”
锦衣卫道:“属下查到,兵部尚书李文昭与户部尚书周廷玉暗中勾结,私通外国,收受西班牙商船贿赂,意图阻挠南洋贸易之推行。更有甚者,他们竟向西班牙人透露南洋水师布防之情报。”
吴世贞目光一寒:“果然如此。”
他沉吟片刻,道:“此事必须立刻上奏陛下。”
锦衣卫道:“属下已备好证据。”
吴世贞起身,整理衣袍:“好,我即刻入宫,面见陛下。”
他深知,朝中保守派虽已遭打压,但仍未彻底肃清。若不趁此机会一网打尽,赵廷芳在南洋的一番苦心经营,恐将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陈应功已抵达吕宋,他乔装成商贾,潜入马尼拉城,暗中观察西班牙人的动向。果然,港口处已建起一座新军港,战舰数艘停泊其中,士兵往来频繁,显然已进入战备状态。
“看来赵大人料得不错。”陈应功低声对身旁密探道,“西班牙人果然在暗中备战,意图联合荷兰人,再度挑战大明权威。”
密探道:“大人,我们是否即刻回报赵大人?”
陈应功摇头:“不必。我已派人快马加急送信,我们在此继续监视,务必掌握他们与荷兰人之间的具体计划。”
他深知,若能掌握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之间的密约,便可作为铁证,向嘉靖帝奏明,彻底断绝朝中保守派与外敌勾结之可能。
数日后,赵廷芳收到陈应功密报,得知西班牙人已与荷兰人秘密签订军事同盟协议,约定在三个月内联合出兵,袭击大明在南洋诸岛的据点。
“果然如此!”赵廷芳拍案而起,眼中寒光闪烁,“他们竟敢暗中勾结,妄图挑战我大明海上权威,此战,非打不可。”
他立即召集南洋水师将领,下令整军备战,并亲自前往前线督战。
与此同时,京师之中,吴世贞已成功将李文昭、周廷玉等人罢免,并向嘉靖帝奏明南洋局势,请求朝廷全力支持赵廷芳。
嘉靖帝震怒,下旨:“南洋乃我大明疆土,岂容外敌觊觎!赵廷芳忠心为国,务必全力支持。凡勾结外敌者,严惩不贷!”
朝中风气为之一清,改革亦得以持续推进。
赵廷芳在前线接到京师传来的旨意,心中大定。他站在战舰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心中默念:“风起明末,帝国之命运,正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既充满希望,亦暗藏危机。然我赵廷芳,既受命于危难之际,便当以死守之。”
他转身对众将道:“此战,关乎南洋之未来,关乎帝国之尊严。诸君,随我出征!”
南洋水师战鼓擂响,战舰列阵,浩浩荡荡驶向吕宋海域。一场决定南洋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而远在京师的吴世贞,亦站在皇宫外的高台上,望着南方的天空,心中默默祈愿:“赵廷芳,愿你此战凯旋,愿我大明,风起而不动,浪涌而不倾。”
赵廷芳站在南洋总督府的高台上,遥望远方海面,心中却无半分轻松。虽连番击溃荷兰与西班牙的挑衅,但南洋局势仍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再度动荡。他深知,欧洲列强对南洋的野心远未止息,而朝中保守势力亦如影随形,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
“大人,京师来信。”陈应功快步走入,双手奉上一封密函。
赵廷芳接过信,拆开细阅,脸色渐沉。信中提及,吴世贞虽已设立“都察院特别监察司”,肃清数名勾结外敌的官员,然朝中仍有暗流涌动,部分大臣虽未明目张胆反对新政,却在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