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五零章 事变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是极是极,到他们发挥的时候了。是吧,唐国公?”

    面对杨广笑眯眯的询问,李渊连连点头:“正该如此,丹阳公,待我家组建了船队,便随着丹阳公家的船队一起行动,不求赚多少,只求能为我大隋开疆拓土。将宇宙间的好东西,全都弄回我大隋的土地上。”

    “你说错了,唐国公。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里不是我大隋的土地啊?”

    “是是是,丹阳公说的对,天下都是我大隋的土地。”

    于是杨广又哈哈大笑起来,满意极了。

    毫无疑问,李渊是来跟杨广服软了,并且杨广接受了李渊的服软,这才把王言叫了过来,带着李渊海外赚钱。

    杨广一直不满意李渊,在破陈之时,李渊砍死了张丽华,让杨广耿耿于怀。于是找机会陷害李渊,将李渊赶出了大兴,赶去了太原,同时还派人截杀,为秦琼所救。

    眼下大隋如日中天,杨广积威日重,李渊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坐立难安,再加上杨坚的身体每况愈下,李渊终于是下定决心,来找杨广磕头了。

    其实杨广叫王言过来,还有另一重意思,便是今后不要在太原为难李渊。

    杨广在太原呆过,王言也在那边做过骠骑将军,别看汉王杨谅也在那边,他们都不行。那边的权力,至今也还是被杨广捏在手里。王言的威望,到今天也没有消散,那边都是他的旧部。

    就算打完了仗以后把部队打散了,军官都送到了别的部队,但总有留下来的。而且王言的影响力,并非是来自于军官,而是来自于底层军卒。就算没有军官,他派个人过去,也能鼓动军卒哗变,何况那边仍旧还有不少效忠他的军官。

    所以李渊在那边的日子过的也不好,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眼下跑过来给杨广磕头,王言看的出来,虽然李渊还很有几分不习惯的尴尬,但却已经是放松了下来。

    李世民在边上没怎么说过话,众人说话他微笑,众人笑他跟着一起笑,一直在默默的观察。

    王言感觉的到,李世民在分析判断,研究杨广和他王某人都是什么样的选手。

    可惜,眼下的李世民还很稚嫩,甚至就算他是之后的天可汗,也分析不出王言。而杨广是属狗脸的,喜怒难测,李世民一样分辨不出来。

    王言留下吃了顿饭,大家一起商业互吹,这事儿也便就如此过去了,大家今后都是一个战线的……

    又是几天过去,终于是到了年前的大朝会。

    各地的藩王,除了有公务的,能来的基本上都来了。也是这时候,王言久违的见到了杨坚。

    他是司农寺卿,每月朔望当然是要参与大朝拜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是司农寺卿,他借口公务,带着一大堆孩子在外巡查了不少时候,上任了司农寺卿以后,基本没怎么见过杨坚。

    别人也乐得他不来上朝,省的他在朝堂上又发表什么看法,指着谁的鼻子骂。虽然上朝的时候,大家说急了也会全武行,但显然王言是不一样的。

    加上平日里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即便有,也没有到出动王言的地步,所以大家已经默契的忽视了王言。

    也就是到了年底,丹阳郡公府邸门庭若市,大家这才又想了起来,又开始打探、研究王言现在的势力。

    当然,见了王言的面都是笑呵呵的。

    如今王言的位置已经很高了,然而在大朝会的时候,他也还是落到了中间的位置去。因为外面的各种王全都来了嘛,他这个郡公,就不是很显眼了。

    不过王言也无所谓,双手拢在袖子里,盘腿坐在一边,正好位置不错,大殿的柱子就在他身边,于是他懒洋洋的靠在了柱子边。

    场中在做着报告,讲着国朝富裕,民生幸福,夸耀着杨坚的功绩。

    而杨坚则是高高的坐在龙椅上,俯瞰着他的帝国。

    王言的眼神很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杨坚的面色,是不正常的红润,双眼已经很有些凹陷,人也清瘦了不少,嘴唇还干,呼吸也不均匀了。

    听说就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杨坚宠幸了陈国公主,也就是宣华夫人。为了这件事,独孤伽罗跟杨坚闹了矛盾,独孤伽罗的身体也不好了。

    王言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老丈母娘了,不过琼花倒是时常带着孩子进宫说话,她同王言说独孤伽罗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顽疾难愈。

    按照王言的判断,杨坚和独孤伽罗这两口子,基本上是过不去下一年了。

    独孤伽罗死的没什么问题,杨坚的死就纯怪王言了。毕竟他帮助杨广提前了三年上位太子,杨广也是狠,直接就开始给亲爹下毒了,这才导致了杨坚也早死了一些时间。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怪杨广,跟王言可没关系,他王某人可是忠心耿耿,绝对的大隋忠臣……

    参与了大朝会,就是过年时候的皇宫宴请,之后便是十五的大朝会,加上赏灯等等活动,如此一番过后,便是开始了新的一年。

    各路藩王离去,大隋朝庭继续的运转,王言的生活也又一次的回归了原本的轨道。

    他一心的带着已经扩大了一些的司农寺搞农业研究,种了从大洋彼岸弄回来的辣椒、花生、土豆、玉米等等作物,也改良其他的种子。

    为了开展工作,他把自己家的一部分人手也调了过来,而不是分开两边研究。他还是很有认识的,不必分的那么清楚,毕竟以后都是他的么。

    国朝也尚算安宁,突厥灭国的余威犹在,不过四夷恶性难改,又开始有事儿没事儿的试探找事儿,边疆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却是不为大隋重视的,也就是派了史万岁,苦哈哈的跑去了西边打吐谷浑。

    目前还是要解决南方的百越、岭南,等安稳了南方,国朝又积蓄了足够的钱粮兵甲武备,那时候才是又一次在北方开战的时候。

    眼下朝臣对这些还是有认识的,只要王言吃好喝好养好身体,等国朝攒够了钱,派王言上阵就完了,不一定能灭国,但肯定能大胜。

    所以国朝又是安稳起来,只有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杨广掀起来的排除异己,打压豪门大户。

    这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