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官窑中的官窑  我的系统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乾隆年“万花不露地葫芦瓶”瓶身花卉繁密,满布器身,一览风华。
    所谓“万花不露地”是指,在瓷器中心部位,绘出牡丹等大朵纹样。
    并在周围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等小花作为陪衬。
    令整个画面覆盖整个瓷器之上,使其不露出“空白地儿”的画法。
    所绘之花当然没有万朵之多,但胜在繁密细致、五彩缤纷,又有精细辅纹,又有“锦上添花”的美称。
    更有“万花献瑞,盛世升平”的美好寓意。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瓷器满画花朵种种,色色形状不一者谓之万花,以黑地者为最贵,即白地者亦可珍。花之形状大小偏反,各尽其致。”
    很显然,万花类的瓷器,还是黑地瓷器最贵。
    而在其中,比黑地更为珍贵的是“珐琅彩金地万花茶器”。
    万花不露地,珍贵珐琅彩!
    据清宫档案记载,“万花不露地”,是专为帝王赏花应景所用的瓷器。
    所以较清代其它官窑相比,工艺更为讲究。
    采用代表了清乾隆年艺术巅峰——珐琅彩技艺。
    这种技艺从创烧到衰落,都由皇家垄断,几乎不外传,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
    其造价高,用料贵,在当时是身份的象征。
    甚至因为制作起来极其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皇室御用珐琅彩瓷器,留存下来的极为少见。
    大部分都在博物馆中收藏,普通人想见上一面都很难,遑论拥有。
    此种瓷器皆延续了传统珐琅彩技艺,以“万花不露地”的绮丽华贵,尽显御金宝相,尊贵气质。
    线条、底色皆用金线勾勒,金光灿灿,富丽堂皇,尽显雍容华贵。
    珐琅彩用色迤逦清雅,粉润清新,颜色过渡自然。
    更难得的是这种工艺做出来的珐琅彩,层次丰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花朵与枝叶相互穿插,各尽其妍,使人仿佛置身万花丛中,目不暇接。
    整体纹饰看似繁缛,实则章法构图皆有迹可循,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种等级的瓷器,很显然是离不开数十年载积累的扎实功底。
    一笔一画稳扎稳打,线条虚实有度,用平静的工匠之心,绘制曼妙自然的花瓣线条。
    可谓是不负国色天香,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万花献瑞,雍容华贵!
    其中的一件经典,为茶叶罐。
    茶叶罐的器型,极其普通,而在这一件之上,不普通的是使用的工艺。
    这件茶叶罐口径11、高20.5、直径17.5。
    它形似古代将军罐,整体就像戴盔披甲的将军,稳重挺拔。
    盖沿、器口、足底以矾红为底,描金绘制山水纹和缠枝莲纹等祥瑞纹样,有生生不息,连绵千里,吉庆祥和的美好寓意。
    器身布局精巧工整,构图饱满繁复,富有金玉贵气,雍容风雅。
    茶叶对水分、异味的吸附性很强,香气易挥发,若储存不当,容易变质,香气也会大打折扣。
    茶叶罐密封性好,宜存茶,束足稳当,宜观赏,摆放自成一景。
    跟茶叶罐配套的是,一整套金地万花茶器。
    其中有杯子、盖碗、茶壶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茶器每一件都是精品,比如一件主人杯,它口径7.3、高4.5、容量55l。
    这件杯子杯型端正稳重,细节勾勒精细,分毫毕现,杯口金线收口,整器华美贵气,一派雍容之态。
    执杯稳重如山,从容不迫,一派沉稳气质由内向外散发。
    还有盖碗,口径10.5、高8.5、容量120l。
    碗身以金地为底,边沿圈金。
    手绘珐琅彩花卉,以牡丹为主花,菊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相映成趣,富丽华美,别具一格。
    器腹饱满聚茶香,是经典的品茶佳器。
    盖钮外撇方便提握,杯沿微微外扩,避免烫手。
    器型饱满,断水利落,配合主人杯使用,优雅方便。
    再就是茶壶,它高8、直径13、容量200l。
    器型精巧玲珑,壶柄弧度圆润优雅,和谐自然,壶嘴短而微翘,与壶把呼应,饱满圆腹,聚茶香,扬茶气。
    倾茶如注,不漏茶。
    满器万花,宛如一只花球压目,搭配主人杯使用,雍容华贵。
    这些瓷器全都工艺繁复,非巧匠所不能做出。
    这种等级的瓷器,烧造过程十分复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详细描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