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3章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国姓窃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此刻领受了联合越南的任务,也算是重操旧业,历史巧合了。
    如今的越南其实分为了两朝四姓势力,内部也非常混乱,要说各方势力都肯一起抱团对付大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考虑到越南各方势力之间内部有仇。所以一旦有其中一部分投靠了大明,另外一部分肯定不得不对抗大明,所以确实挺有联合的价值。
    ……
    把拖延、动员和找外援三方面都安排妥当后,莽白最后一颗棋子,就是他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关系了——
    可千万别把1660年代的缅甸,当成是一个原始的南蛮国家。当时的缅甸东吁王国,可是已经拥有七万人的常备军,其中还有五千人是使用荷兰原装进口燧发枪的火枪兵。
    因为荷兰人早在1627年,就已经在缅甸的勃固港开设了VOC的办事处,到如今大明和缅甸发生冲突时,缅甸人跟西方殖民者的贸易通商史,已经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说白了,当时的缅甸对西方交流模式,已经有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都是有常年做生意的。他们可不会跟历史上的明清两朝那样禁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雍正时期与缅甸的冲突,以及后来乾隆时的清缅战争,清军才事实上吃了好几次败仗(但阿贵、和珅这些人对内汇报都是说大捷),因为缅甸军队在进入18世纪后,火枪是绝对比清军厉害得多得多的。
    后世观众把缅甸军队想象成只靠毒箭和战象取胜的样子,完全都是因为《还珠格格》之类琼瑶辫子戏的毒害粉饰。
    当然了,自古欧洲人在和东亚、东南亚国家贸易的时候,也都是会留一手的。
    所以哪怕缅甸已经跟荷兰东印度公司做了四十年生意了,但他们实际买到手的火枪,论质量和款式,基本上都还是荷兰人上一代的产品。
    欧洲殖民者从来不会好心到把最先进的武器直接卖给亚洲人的。
    考虑到过去欧洲三十年战争时血腥的迭代、淘汰,以及荷兰人过去半个世纪跟英国的争斗。荷兰人卖给缅王的燧发枪,主流都是1618年、三十年战争开打后,被战争淘汰下来的战前生产款,大约有四五千支。
    还有少数,则是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淘汰下来的,这已经算最好的了,在缅甸军中装备了一千多支。
    而现在,面临大明的直接威胁,莽白也不得不继续多掏一点缅甸国库里的红蓝宝石和其他珍贵珠宝、并许诺荷兰人一定的采矿权,用尽办法向荷兰紧急增购武器。
    VOC驻勃固的商务代表范德里夫,在听说了莽白的要求后,也是有些为难。因为如今荷兰跟大明的贸易关系保持得也还不错,他不想再惹麻烦上身了。
    不过欧
    洲殖民冒险者的节操终究是人均三姓家奴级别的,原则哪抵得过真金白银给个人塞好处?莽白跟荷兰人打交道也有年头了,所以他选择了给范德里夫私人一大笔贿款珠宝,立刻就让荷兰人就范了。
    最后范德里夫私下里表示:“尊敬的国王陛下,您想要得到更多的荷兰火枪,除非您再额外答应两个条件。”
    莽白也不多废话,让范德里夫直接有屁快放。范德里夫也就不客气了:“首先,我们荷兰不希望跟大明关系闹僵,所以无论你们得到多少火枪,将来贵国要是真的跟大明开战了,请咬住口风,
    承认这些火枪都是开战前、因为过去四十年的贸易,逐步累积下的。反正就算我们在贵国开战后再交货,我们也只会承认是战前交的,或者是消息不灵通,具体贸易商不知道你们跟大明开战了。”
    莽白对于这一点也懒得纠结,直接爽快的点头:“可以,孤只是要武器,没事儿出卖你们作甚?你们荷兰远在万里之外,出卖了你们也不能拉上你们一起跟大明开战,凭白损人不利己罢了。准了,说下一个条件吧。”
    范德里夫继续开价:“要卖给你们武器,另一个困难在于交货周期太长。如果你等得了两年,或者至少一年半,那我们可以回荷兰慢慢下订单,然后再运来。
    但我怕你要得急,那供货量规模就很受限制了,我只能想办法尽快同知巴达维亚和巨港等地的驻军,把我们VOC的现役装备置换下来一些,紧急供应给你们。
    但是我们要确保自己的贸易安全,只能给一小部分,而且价格会很高——具体能提供多少,就要看您的出价了,要知道,这种贸易我们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
    对于这一点,莽白也理解,表示只要荷兰人尽量帮他筹,价钱好商量。至于那些一年半后交货的玩意儿,他绝对等不了,就让荷兰人自己的武装力量,等一年半后的补货吧,他可以先稍微给一点定金,但不可能预付全款。
    范德里夫跟莽白又磋商了一下,最终把欧洲新订货的定金定在了两成,剩余八成等一年半至两年后货到付款。至于从巴达维亚等地调的现货,莽白必须立刻付清全款,款到发货。
    这番筹划做好之后,莽白心里总算没那么担心了。剩下他能做的就是等,因为哪怕从巴达维亚运送火枪到勃固,往返也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只是比从欧洲调货的一年半快多了。
    等的同时,他也要继续跟大明外交扯皮,如果能不割地不让出附庸土司就把问题解决了,哪怕要给大明送点礼物,那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的是,莽白的扯皮尝试并没有什么效果,大明始终咬死了要求割地作为赔罪,而且缅甸必须放弃掸邦高原上那些在大明和缅甸之间摇摆的土司。
    换言之,为了当年的罪过,大明只允许缅甸保留大部分直属领地,而对于那些连缅甸自己也只能“羁縻”统治的地方,必须交出来由大明羁縻,然后大明自会慢慢改土归流。
    如此谈判僵持不下,莽白也陷入了犹豫,时间也又拖过去了一个多月,眼看都快八月下旬了。
    就在莽白犹豫不定的时候,边境上一个擦枪走火的消息,直接让他震惊了。
    那天大约是农历八月二十,虽说已过了中秋节,但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高原上,酷暑还没有完全结束。莽白根本没想到明军有可能会在这时候动手。在他原本的预测里,明军怎么着也得等到十月份再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