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  国姓窃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时差不多,就差跑出尾炎直接嗝屁了。
    
    四月初三傍晚,
    
    三万五千日军终于抵达距离秋田城北十五里的鸟上山和井川山谷口,站在高处眺望,都能看到远处的秋田城了。
    
    保科正之终于松了一口气,剩下最后这点路都是下坡,而且没看到远处秋田城有火光之类乱象,说明明军应该还没破城,甚至可能都还没开始强攻、还在等待攻城重炮部署!
    
    终于赶上了!
    
    然而,就在保科正之自信满满,带队冲过鸟上山和井川山之间的这条峡谷时,前军才刚过去数千近万人、后军还有两万多没过,两旁的鸟上山山顶,和井川山山顶,忽然冒出了明军的旌旗。
    
    两侧山顶制高点,各有约近千人的明军步枪队,拿着明晃晃的刺刀武昌造,对着山谷胡乱开火,连番排枪,还有数百名明军骑兵,很是勇武地从山顶直插下来,把日军截为数段。
    
    这些大明骑兵人数虽少,但人人都有发射霰弹的转轮手枪,可以贴脸六连发,三百多人就能不换弹开出两千枪!
    
    日军虽然有三万五千人,可毕竟是刚刚跑完一个马拉松,在体力最衰竭、士气最松懈的时候,突然被两千多明军加急。
    
    更惨的是,日军强行军救援时丢盔卸甲,现在基本就是个无甲状态。而大明霰弹枪最克制的就是无甲单位,你要是穿一套棉甲,这种铁砂铅子还不好穿透呢。
    
    所以,霰弹枪的杀伤力,简直就是梦回崇祯十二年、对付革左五营流贼时的程度。
    
    蒙到一颗铅子就是大残,两颗铁砂就是丝血。
    
    饶是日军人数是明军十五倍,依然被这多重DEBUFF叠加打得大乱溃败。
    
    明军骑兵的其中一队,不过百余骑,刚好是张名振亲自带队指挥的。但是因为看到了保科正之的旗本,他就下令部下直挺挺冲了过去。
    
    张名振的骑兵都是装备了锻钢胸甲的,里面还有缓冲内衬,连扶桑人的老式铁炮都能阻挡,所以并不担心贸然冲杀的防护问题。
    
    明军骑兵有手枪连发开道,更是让日军的骑兵同行震撼莫名。
    
    虽说东北三藩的骑兵部队里,恰恰有日军中骑射战术最强的“尹达家骑马铁炮”。但他们的武器怎么说也是打一发要装弹一分钟的那种烂货。明军骑兵可是六连发。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火枪骑兵对射大战,就在秋田城外爆发了。
    
    保科正之把尹达家的几百骑马铁炮队摆在身边,还是没顶住张名振的冲锋。疲惫散乱的尹达骑铁纷纷中弹坠马,作鸟兽散,全无精锐之态。
    
    保科正之挥舞着号称天下五大名刀之一的“鬼丸国纲”,砍杀了几个逃兵,还试图跟明军骑兵肉搏,最后还是被明军的手枪弹雨打成了马蜂窝。
    
    这把鬼丸国纲原本是战国时期关东诸侯北条氏家主的传家名刀,后来北条氏被丰臣秀吉灭了就落到秀吉手上,后来丰臣家又被德川家灭了,就落到德川家康手上。
    
    保科正之的生父是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家康的儿子),秀忠因为血统问题,不能认母系卑贱的保科正之认祖归宗,才把他过继给会津藩,还赐了这把刀作为纪念。
    
    没想到今日随着会津藩主被张名振所杀,张名振在割了保科正之的首级后,也把名刀收入囊中。
    
    他虽然不懂倭刀,但既然这把刀是二代幕府将军赐给外藩私生子的信物,想来是很值钱的。
    
    保科正之一死,剩下的日军自然更如桶狭间的今川军一样,直接全盘崩了。本就是士气体力双衰竭至极,人再多也没用。
    
    两千多明军撵着三万多日军狂砍追杀、连番排枪枪毙,杀得尸横遍野,全部溃散,自相践踏死伤同样不计其数。
    
    战后明军统计,光是割了的日军首级就有近万人,其中至少几千人还是山道上自己踩死或踩伤被明军补刀的。
    
    只恨明军人数太少,日军四散而逃追都追不过来,否则绝对能杀更多。
    
    日军直到崩溃,都有个最大的问题想不通:他们已经这么急行军来增援了,怎么秋田城守军会这么窝囊?连一个白天都没守住,就被明军破城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