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  晚唐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是。”韩昭胤连连点头,心中略有些腹诽。
    “再提一下当地有几种作物,一亩可产万斤。”邵树德又道。
    “陛下……”韩昭胤吓得抖了一抖,墨汁落在纸上,形成了一个黑斑。
    “哈哈,是有点过了。”邵树德说道:“亩产千斤吧。”
    “是。”韩昭胤老老实实记下。
    张口万斤,闭口千斤,扯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韩昭胤突然间有点羞耻,若让人知道他以堂堂状元、秘书郎的身份参与造假,怕是要被笑死。
    但这又是圣人亲自交办的事情,他能怎么办?
    一月前听闻圣人要找文笔好的人写书,他自告奋勇,亲自参与,结果现在越来越后悔。
    替圣人造假糊弄世人,好像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情。
    这些造假的书又可能诱骗很多人出海寻找宝藏以及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这更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情。
    他做下了这一桩桩的丑事,一旦暴露名声定然是全毁了。
    不过呢,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
    今上是厚道人,肯定会给予补偿的。说不定过个两年,他就能外放到地方上,谋得一个州郡职位,历练一番后再回中枢,届时六部九寺的职位还不是随便挑。
    只不过——就是不知道那时候圣人他老人家还在不在。
    唉,愁!
    与韩昭胤相比,赵莹就没想那么多。
    其实,他真的有点怀疑圣人是不是通过什么特殊渠道,搜罗到了什么一卷半卷的古籍,看完后相信了其中的描述,于是打算将其勘误、修正,重新面世。
    因为刨去圣人让他们随意添加的阿留申群岛、一万万头野牛、亩产万斤的农作物之类的不实内容,其他方面还是非常靠谱的。
    至少,看起来很像真的。
    赵莹认为,作假没必要搞得这么真,也不可能搞得这么真。
    之前请多次出海航行的渤海商社、平海军资深船长来参详洋流、航线时,那些人看得将信将疑,欲言又止。
    赵莹私下里问过,那些船长居然信了六七分,这就让人感到恐怖了!
    造假骗过专业人士,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真的吧?
    只可惜没人能给他答案,他只能将信将疑地记录着。
    邵树德看了看他俩的表情,哈哈大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间事莫不如此。
    他努力了二十多年,真的,一点不夸张。
    打下淄青镇后,就开始想办法把人赶下海,其间用了多少手段,他已经记不太清了。
    后来又干挺了渤海国,大力开发辽东,利用渤海国的资源,在日本海有了稳固的基地。
    二十多年的时光,一环套一环,真的很不容易。
    到了现在,他也只是堪堪把跑海之人给引诱到了库页岛,千岛群岛少量涉足。再往后,就要下一代人接力了。
    从千岛群岛跨越到阿留申群岛,再到北美加拿大一带,这一步跨出去可不容易。最大的阻碍是后人缺乏理由,缺乏动力。
    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是给皇帝准备的。
    黄金是给海盗、海商准备的。
    一亿头野牛和亩产万斤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致治·人口》篇成为科举教材后,官员阶级知道了人地矛盾,或许会往这方面考虑。
    捕鱼、海贸以及海运粮食,会持续迭代、改进航海技术,提高造船水平,培育海洋产业链,扩大产业工人基数。
    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人口、财富估计积累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库页岛、北海道等地的海盗自发聚集城镇估计也有了一定规模,甚至千岛群岛都有不少人定居了——毕竟世界第一渔场位于此处。
    他把一切前置条件都准备好了,就等后人跨出这一步。
    尽矣!善矣!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如果后人还走不出去的话,他也没办法了。
    他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已经问心无愧。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