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9章大获全胜  红楼琏二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眼看就要被这伙突然出现的汉军骑兵堵住后路,整个进攻的部族勇士阵型变得慌乱,新穆尔善目眦欲裂。

    这一刻,他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内外夹击,什么叫做腹背受敌。

    他赶忙下令,回头阻击后方的骑兵。...

    贾琏思忖片刻,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外传来平儿的声音:“二爷,山东节度使李大人派来的信使求见。”

    贾琏眉头一挑,沉声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穿青衣的中年男子疾步走入书房,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函:“属下奉李大人之命,星夜赶来,呈上密报。”

    贾琏接过密函,拆封细阅,脸色渐渐凝重。信中言道,山东境内已有数处县城发现周党旧部活动迹象,甚至有传言称有人暗中联络地方豪强,意图起兵响应江南。李节度使已命驻军加强戒备,并请求贾琏示下。

    贾琏缓缓合上信纸,沉吟片刻,道:“你即刻回山东,告诉李大人,务必稳住山东局势,若发现可疑之人,格杀勿论。同时,调兵驻守济南、兖州、青州三地,严防死守。”

    那信使应声而去,贾琏转头对平儿道:“立刻命人前往河南、江西,告知王节度使与赵节度使,务必加强戒备,若有异动,即刻出兵,不得延误。”

    平儿应声退下,贾琏则缓步踱至窗前,望着夜色沉沉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已彻底与太后旧党撕破脸面,如今,唯有胜者方能掌控天下。而他,必须赢。

    夜深人静,府中灯火通明。贾琏独坐书房,案头堆满各地密报,他一一细阅,眉头紧锁。江南战事虽已初起,然尚未爆发大规模冲突,探春虽果决,然毕竟年轻,若无后援,恐难支撑太久。而朝中旧臣虽表面沉默,实则暗流涌动,若不尽快肃清,待皇帝驾崩之后,局势将彻底失控。

    贾琏深知,自己已无退路,唯有继续向前,方能保住三皇子,稳住社稷。

    就在此时,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一名亲信仆从匆匆入内,神色凝重:“二爷,宫中传来消息,陛下病势加重,已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

    贾琏闻言,心中一震,随即恢复冷静,沉声道:“立刻召集心腹大臣,于府中密议。”

    仆从应声而去,贾琏则起身,缓步走向内堂,命人备马,准备入宫探望皇帝。

    半个时辰后,贾琏已抵达皇宫,直奔御书房。皇帝虽已昏迷,然尚有一丝气息,太医们跪在殿外,个个面色凝重。贾琏上前,跪于御榻前,低声唤道:“陛下,臣在此,您有何吩咐?”

    皇帝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微弱,嘴唇微微颤动,似有言语。贾琏俯身靠近,只听皇帝低声道:“三皇子……年幼……需……辅政……”

    贾琏心头一震,忙道:“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辅佐三皇子登基,稳固社稷。”

    皇帝微微点头,随即闭上双眼,气息微弱,仿佛随时可能断绝。

    贾琏缓缓起身,转身对身旁太监低声道:“速传太子入宫。”

    不多时,三皇子在宫人陪同下入宫,年仅八岁的他满脸惶恐,眼中满是不安。贾琏上前,单膝跪地,恭敬道:“臣贾琏,拜见太子。”

    三皇子虽年幼,却也知此刻局势危急,强自镇定,点头道:“贾大人,父皇……他……”

    贾琏沉声道:“陛下尚在昏迷,然已命臣辅佐太子登基,稳固社稷。太子切勿惊慌,一切有臣在。”

    三皇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依赖之色,轻轻点头。

    贾琏随即起身,对身旁太监道:“陛下昏迷,需即刻安排辅政大臣,以稳朝局。速召诸大臣入宫议事。”

    不多时,众大臣齐聚御书房,贾琏立于殿中,朗声道:“陛下昏迷,太子年幼,社稷危矣。今陛下已命臣辅佐太子登基,臣愿以死效忠。诸位大人,可愿共保社稷?”

    众大臣面面相觑,虽有人心存疑虑,然皇帝尚在昏迷,太子年幼,若无强力之人辅政,恐朝局不稳。加之贾琏已掌控兵部,权势正盛,无人敢当面反对。

    最终,众大臣皆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愿效忠太子,共保社稷。”

    贾琏微微颔首,心中却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三皇子即位,年号“景元”,贾琏被任命为辅政大臣,统领兵部,掌控京畿各营。太后旧党虽未彻底肃清,然已无还手之力,朝局渐趋稳定。

    然贾琏心中却知,江南战事尚未结束,周党旧部仍在蠢蠢欲动,若不彻底铲除,终成隐患。他遂密令探春,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镇压江南叛乱,同时命三地节度使随时准备出兵,以防不测。

    数日后,江南传来捷报,探春率军击溃周党旧部,苏州、扬州等地叛乱已平,周党残余势力尽数肃清。贾琏闻讯,心中稍安,然仍不敢松懈,命人继续严密监视江南局势,以防死灰复燃。

    朝堂之上,贾琏权势日盛,然他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他必须稳住朝局,扶持三皇子登基,确保社稷安定。为此,他不惜与旧臣决裂,甚至背负“擅权”之名,亦在所不惜。

    夜深人静,贾琏独坐书房,望着案头的兵部印信,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已走上一条不归路,然为了社稷安定,为了三皇子登基,他别无选择。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贾琏立于御书房内,望着皇帝昏迷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三皇子年幼,朝局动荡,太后虽已失势,然其旧臣仍在暗中串联,江南周党虽遭镇压,却仍有残余势力蠢蠢欲动。如今皇帝驾崩在即,若不迅速稳定局势,恐天下大乱。

    他深知,自己已无退路。若不掌控朝局,社稷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他,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

    “二爷。”平儿低声唤道,打断了贾琏的思绪。

    贾琏回过神来,微微颔首,随即对身旁太监道:“速召辅政大臣入宫,商议太子登基之事。”

    太监领命而去,不多时,几位心腹大臣陆续入宫,皆是贾琏一手提拔之人。众人入殿后,齐齐向贾琏行礼,神色恭敬。

    贾琏环视众人,沉声道:“陛下已昏迷不醒,太子年幼,社稷危矣。今陛下已命臣辅佐太子登基,诸位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