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2章 兵出潼关夺弘农  汉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汉骧正文卷第612章兵出潼关夺弘农于禁全军覆没,曹仁脱困无望。
    战报传回许都,朝野震惊。
    建安十三年岁末,曹操已经等不及过完年,也等不及荀彧备好物资,便亲率二十余万兵马,直奔南阳地界杀去。
    关羽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为了南征强征民夫,各自因素诱发周边局势变化。
    曹操大军刚至叶县,颍川郏县、河南梁县、弘农陆浑等地,皆有豪强举事响应关羽。
    梁县、陆浑反叛有曹洪、曹休处理,而郏县距离叶县仅有百余里,活脱脱打了曹操的脸。
    然而曹操用兵纯熟,遇事冷静不冲动应对,即着奋武将军程昱征讨,大军继续往宛城方向进军。
    次年正月,曹操军至宛城。
    关羽不敢像对付于禁那样,任由曹操大军过河兵临穰县。
    甘宁水军要阻止曹军抢渡,对其余水域放松了警戒,便让汝南太守李通抓住机会,用简易舟船横渡淯水为樊城运粮。
    曹仁虽得军粮续命,但他是夏天来的南阳,麾下将士缺少冬衣,没法配合曹操攻穰县,只能龟缩樊城等回暖。
    曹操见甘宁扼守水道,荀彧提供的冬衣不足,综合曹仁、于禁失败经验,并没急于和关羽决战。
    南阳河流众多,粮草补给需涉水而行。
    曹操首先要保证粮道安全,防止甘宁从水路扰骚其后。
    考虑到关羽用兵倚仗水路,曹操便命人在淯水搭设浮桥,并仿关羽在樊城造船威胁襄阳,命蔡瑁在宛城立坞造战船。
    关羽欺曹操没水军,曹操便当面造给他看。
    战略意义超过造船本身,给穰县守军巨大压力。
    曹操此时兵多将广,中原、河北物资丰富,临时造一支用于牵制的水军,两三个月就可以达成。
    若是多等一些时间,等到水军规模大体量成型,更会形成巨石压卵之势。
    当实力足够强大之时,阳谋作用远远强于阴谋。
    曹操用兵如此稳健,关羽兵败只是早晚。
    估计等三四月气温回升,曹操、曹仁都会发动攻势。
    数万对战数十万,关羽很难再创奇迹。
    翻版的赤壁大战,输赢会影响天下格局,不该关羽独自承受。
    刘备班师回长安后,时刻关注着荆州局势。
    至于凉州的局势,韩遂与张飞、马超纠缠半年,于去年末弃金城逃往河西,给战后的凉州多添了一分隐患。
    大战后本该与民休养,但得知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备无法继续观望及治理州郡,必须即刻出兵开辟新战场,为关羽一方减轻压力。
    刘备自领凉州牧,考虑到杨秋真心归顺、贡献颇多,加上又熟悉凉州事务。
    在诸葛亮提议下,刘备表杨秋为金城太守、破狄将军、封都亭侯,令其镇守金城防韩遂卷土重来,又以糜芳、袁綝、马铁,分别出任天水、安定、陇西三郡太守。
    安顿部署完大后方事宜,刘备召集张飞、马超、赵云、庞德等大将,集结五万胡汉杂军于潼关。
    建安十四年二月,趁曹洪、曹休到陆浑、梁兴平叛,刘备突然兵出潼关围困弘农。
    曹休闻讯带兵回救,最终不敌赵云、庞德退守函谷关。
    此前二曹盯防潼关,麾下将士多是河北降卒,其战斗力本身就偏弱,本来张绣的西凉枪兵最能打,可惜调去南阳为关羽所灭。
    曹洪、曹休兵少且弱,与刘备胡汉杂军战力相去甚远,只能写信到宛城告急求援。
    曹军抵达宛城之后,侦察敌情、督造浮桥、战船按部就班,张辽奉命与关羽在穰县河流两岸相持,并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与对抗。
    这段时间,曹操头风病时而复发,除了祭奠长子曹昂及大将典韦,多数时间都在城中取暖饮酒。
    故地重游,有酒却无佳人相伴,邹氏在张绣归顺后,被曹操有意冷落在许都。
    想起张绣战死穰县,以及昔日在宛城的荒唐事,曹操经常饮得烂醉如泥,藉此回避伤心往事以及麻痹头痛。
    二月中旬,洛阳急报送来,曹操宿醉未醒。
    当时无人敢唤,唯有夏侯渊夺门而入。
    沉重的脚步声刚接近床榻,曹操身体一颤下意识睁开眼,并将身旁的剑握在手。
    刷的一下举剑翻身下地,并且迷迷糊糊大声呵斥:
    “何人闯我寝房,孤梦中好杀人.”
    “丞相,是我”
    多亏夏侯渊身手矫捷避开,换作寻常文官恐被剑刺伤。
    曹操被熟悉的声音唤清醒,遂掷剑在地揉了揉眼睛,而后一脸纳闷地问:“妙才?汝为何在此?”
    “丞相,北边出大事了。”
    夏侯渊一边说,一边见曹洪书信递出:“刘备出兵夺了弘农,子孝、文烈发来急报。”
    “什么?这大耳贼”
    曹操接信一目三行,很快就看完了信上内容,随后把信攥在手中,对夏侯渊嘱咐曰:“速去传令群臣诸将,立刻到前殿来议事。”
    “唯。”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