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5章 总司令部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显而易见,张慎言也已经预见到了内务府的隐忧。份

    如果将内务府的地位提升到可以与内阁分庭抗礼的程度,再加上内务府手握着兵权以及财权,要是再出一个能力手腕出众而且威望也很卓著的人物,很容易就能重演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陈桥故事。

    “张阁老,有心了。”

    崇祯说道“本来朕还想过几天再跟内阁提这个事,不过既然今天张阁老提到了,朕就不妨先说几句。”

    “统兵士子分出去之后就与内务府再没有半点关系。”

    “再还有,内务府诸科给事中的品级可定为正七品,内务府主事的品级也可参考六部主事定为正六品,下次大朝会,这两点可以写入皇明祖训。”

    “啊?这!”张慎言和孟兆祥等三人顿时间面面相觑。

    崇祯这一表态属实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这真没想到。份

    当下刘理顺小声的问道“圣上,内务府兵科的三千多个给事中全部调走?”

    “那不会,应该会留下一千多个给事中,负责北直、南直(徐州)、湖广以及云南等镇台的镇兵训练。”

    “就是说,调走两千多给事中?”

    “对,要调走两千多个给事中,如此一来内务府就只剩下三千多个给事中。”

    说到这一顿,崇祯又将目光转向张慎言“张阁老,文华殿的文官和武英殿的武臣数量最好能保持平衡,现在朕已经给武英殿瘦身两千多员额,文华殿是否也该裁员?”

    “该当如此。”张慎言慨然说道,“老臣回头就让吏部对京官展开一次考察,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者尽数裁汰,而且裁汰数量一定向武英殿看齐,确保文华殿与武英殿之员额保持平衡。”

    其实,当初路振飞扩充文官员额,张慎言就曾反对。份

    但是路振飞是首辅,再加上扩充文官员额这种美事肯定更受底下官员欢迎,所以这一提议在内阁中很顺利通过。

    现在张慎言成了内阁首辅,就算崇祯不提裁员这茬,张慎言执政之后的第一刀也会砍向向冗官庸官贪官。

    “好,首揆就该有此担当!”

    张慎言的这番表态,让崇祯感到很满意。

    这比路振飞的老好人作风可是强太多了。

    说完,崇祯又回头一招手,卢九德当即带着几个小太监提溜进来几个食盒,又从食盒里边拿出不少酒菜,摆到桌案上。

    “军中简陋,只有劣酒粗饭。”份

    “还望几位阁老不要嫌弃,呵呵。”

    笑了笑又道“朕刚才在武英殿那边吃的也是这个。”

    “圣上吃得,臣等如何就吃不得?”张慎言说着就端起碗扒了一大口米饭,嗯,口感确实不咋滴,而且没有筛掉沙子,咯牙。

    孟兆祥三人也赶紧跟着端起饭碗。

    “几位阁老慢慢用,朕先走一步。”

    崇祯笑了笑,顾自转身返回武英殿。

    再回到武英殿之时,江天一、徐应伟等已经吃完饭。份

    “江天一,你过来。”崇祯招手示意江天一上前说话,又问道,“军衔评定的事,参谋科办得怎么样了?”

    江天一道“将官、校官和尉官的评定已经基本完成,不过士官数量实在太多,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评定。”

    “名单呢?”崇祯伸手说道,“拿来看看。”

    江天一当即从袖口取出一个小本本递过来。

    崇祯翻开到第一页,写的就是将官的名单。

    数了数,一共22人,分别是徐应伟、阎应元、江天一、王家勤、张梦锡、董志宁、毛聚奎、徐复仪、林志远、卢象同、许琰、韩诗、陈成策、王夫之、管嗣裘、夏汝弼、陆宇鼎、华夏、李道昌、张元镇、李钟庚,郑森。

    每个人后面还罗列了评定将官的理由。份

    要么是大沽口之战,要么是浑河大战,不过更多的则是八里桥之战,以上这22人在这三次大战当中,大多都是担任总镇的职务。

    也有担任旅帅评定为将官的,那是因为战功卓著。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郑森,他既不是总镇,也不是旅帅。

    崇祯当即将郑森的名字划掉,哼声说“郑森就算了,顶多评个上校。”

    一边说,崇祯一边还转过头,若有深意的看着郑森,郑森一张俊脸顿时羞成猴屁股,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丢死人了。

    不过在郑森内心,却暗暗发誓在下次大战中定要一鸣惊人。

    崇祯又在徐应伟、阎应元、江天一、王夫之、卢象同、华夏这六个名字下面各画了一道杠,又说道“这六人,少晋中。”份

    江天一便有些羞愧的说道“圣上,有贞、皕亨他们五个评为中将可谓是实至名归,但是臣就算了,臣不过在参谋科出谋划策,实无尺寸之微功。”

    “实无尺寸之微功?”崇祯调侃道,“那你凭什么评为少将?”

    “这个……”江天一顿时无言以对,心下却暗道,当然是凭浑河血战。

    “行了,朕说中将便是中将。”崇祯笑了笑,又招手示意徐应伟等人围过来,然后接着说道,“有个事情跟你们说一下。”

    二十多个军头很快聚集到一起,都一脸期待。

    他们还以为崇祯现在就要授衔,虽说仓促些,但也是喜事。

    崇祯却说道“之前北伐未捷、京师未复,为了行事方便、减少中间的扯皮推诿,所以才将新军置于内务府之下,但是现在北伐已经取得胜利,建奴也已经被剿灭,内务府和新军分家就势在必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