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四一章 传授文明  旅游神器:UFO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凡阳道:“我们先定个大框。待多久,要看他们学习的效率?最起码要等应顺生他们学会五到六千个汉字了,我们才能走?”



    眨眼间,又到了第二天晚上。



    大湾江滩足够大,接近十万平米,不过靠近水边的,是一滩烂泥,不是烂泥的地方,则是浅浅的草滩。在草滩的正中,耸立着一个约二米高的木制舞台。



    在舞台的东则,两根木桩架着一块约十米宽、高二米的白色幕布。



    因浅滩南北长,所以,幕布成东西向。



    此刻,夜幕正在慢慢降临,但阔大的江滩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男女老幼,至少有五万之众,还有不少人正源源不断赶来。



    无论是李凡阳夫妇,还是酋长夫妻,都和多数人一样,不是手里拿着芋薯,就是嘴里咬着芋薯,好多人是边吃边笑,放屁声也是此起彼伏。



    不过,李凡阳夫妻站在讲台上,觉得臭气减轻了许多。这时,夫妻俩皱眉,也忍不住一个响屁放了出来。他尴尬道:“此星的动物放屁不止,应该与食物有关?”



    希来˙雅瑶嘻嘻笑,道:“难怪到此星后,我们的屁也多了许多?”她看着还在不断涌来的人群,乐得哈哈笑,道:“这种势头,让我很有成就感。要是他们资讯发达,我们不又成大明星了?”



    李凡阳呵呵笑,道:“悖论,要真那样的话,我们也许看一回就走了?”然后,他把半只芋薯塞进嘴里,喝一口水咽下,大声道:“各位乡亲,大家好!谢谢你们的热情参与。你们的热情参与,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下面,我们先讲大家最感兴趣的外星文明。”



    有人尖声大叫,更有人直接喊:“神仙万岁。”



    希来˙雅瑶甜甜一笑,道:“谢谢大家的祝福!如果有那么一日,自然是万岁了。但是,我们即使死了,也不悔,而且荣光无限。因为,我们是死在传播文明的路上。今晚,我们主讲天螺星文明,同时为了提高大家识字的兴趣,会穿插文字学习。”



    夫妻俩配合,一个讲,一个负责演示图像,看得现场的观众大呼小叫。



    之后,他们按照之前议定的模式,李凡阳夫妇以授课为主,希来˙梦达夫妇以找药草、炼药为主,二组人马各得其所、各有其乐。



    这样的日子安静地过了五天。



    这天上午,李凡阳给应顺生等十几人开了小灶后,有不少人向他皱眉。



    应顺生道:“先生讲的有道理,也有章法,可是,我等天生愚笨,又只能用棍在地上写字,不能保存下来。再说,这么多字学下来,我们能记住一半就不错了?要是你们走了?我们又如何是好?”



    希来˙雅瑶傻眼,不知如何答他,把眼光偏向了丈夫。



    李凡阳叹道:“按我地球人的办法,倒是不难,用纸笔写下来保存即可,但对你们来说,就有些难度了,主要没纸,笔倒好办?”然后,他根据自己的了解,做了详细讲解。



    应顺生一喜,道:“先生等下教我们制笔?写字的东西,用染料不就行了?纸暂时生产不出来,我们不妨用好布,先奢侈一回,把所有要学的字都记录下来,以后不可以抄吗?”



    说动手就动手,应顺生让二个后生去找羊毛,又安排了二个后生去找芦管或是小箭竹,但无论是他,还是希来˙雅瑶,基本没有做过工或是农事,别说做这玩艺了?可是,人家把材料都找来了,你不能不动手?



    希来˙雅瑶瞟了他一眼,偷笑道:“少爷,这回碰上难题了?”



    李凡阳不屑,道:“别说我,你试试?要是这个也做不好?功夫不白修了?”



    想了一下,二人从最简单的做起,把羊毛齐整了,扎成四五个小捆,然后将一头切整齐了,制成了毛笔尖。



    看着似像非像的笔尖,李凡阳叹气,道:“我父辈从读小学开始,就要学写毛笔字。到了我们这辈,连毛笔都没拿过?写字写得歪歪斜斜,过几天拿出来一看,连自己写的字,怕有四分之一不认识?”



    希来˙雅瑶忍不住笑弯了腰,道:“来,我们和大家一起重新开始学?喂!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自己丢了的东西,到了异星又重新捡起来教人家?”



    “这不是文明不同吗?等他们的文明达到了地球的水平,笔也得丢?”李凡阳尴尬道。



    做了笔心,二人又选了和笔尖相对应的芦管和箭竹做笔杆。第一支,二人都做得有些粗糙,特别是在刨光的时候,有锋利的小剑帮助,差点割了手。不过,二人做到第三支的时候,笔就好看多了。



    李凡阳看着一帮围观者,尴尬道:“在我地球的中华,有专门的制笔人。我虽然勉强知道怎么做?但真的没做过?”他皱眉道:“笔是制出来了,只怕不耐用,也不知道能写几个字?不管了,你们找些染料来,先试试?”



    他们的染料,有用树叶煮的黑水,也有多种彩泥搅拌的彩泥水。



    李凡阳捡了一根树枝,挥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这是我生产的第一支笔。”字写得歪歪斜斜斜,他无奈苦笑。



    有个后生看了,忍不住皱眉,道:“先生,你们映在屏幕上的字多好看?这字?”



    希来˙雅瑶知他不好答,道:“地球文明变化大,这几十年基本不用这种笔了?这是我们父辈和祖辈用过的东西?我们也和你们一样,也是初学者?”



    后生一喜,道:“我来试试,我怎么觉得字会比先生的写得好些?”他拿得笔,有样学样,谁知笔尖刚在树枝上一点,笔尖的套口咝的一声就裂开了,结果“我”字的一撇也没有画圆。



    一帮人想着他刚夸下的海口,忍不住捧腹大笑。



    李凡阳也是一笑,想了一会,讲了大概的要领,叹道:“这笔还是不耐用?我中华的毛笔,套口有浆糊把它粘起来了。”



    希来˙雅瑶见到母亲用过针线,道:“要不,我们多一道工序,用线在套口扎一圈?”



    李凡阳道:“你可以试试?”然后,他冲一帮人道:“笔,大体是这样做,你们可以慢慢改进,把它制得更好。我们只能先用布做纸,把要学的字写出来保存,确保传承。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