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泽刚一回家,便被父母围住,妹妹陆小雨则是直接骑在陆泽脑袋上,拍打着她亲哥的头:“大坏蛋终于回家啦!”
陆泽离家整一周的时间,结果回来以后迎接他的却并非是小鱼儿的思念,反而是荣获大坏蛋称号,让陆...
风从星云深处卷来,带着纸屑燃烧后的焦味与金属锈蚀的腥气。那宇航员的问题贴上碑体不过三秒,整座纸碑便如活物般轻轻震颤,仿佛在吞咽一个久违的音节。青铜柱内部传来低频嗡鸣,像是某种沉睡已久的机制被重新唤醒。碑面十三种古语同时泛起微光,字迹边缘浮现出细密纹路,如同血管搏动。
林远站在穿梭艇外,头盔面罩映着这片诡异光辉。他刚收到陈星发来的最后一段音频??只有七秒钟,内容是茶杯倒水时水流撞击瓷壁的声音,接着一声极轻的“滴”。他知道,这是信号,也是告别。
“你真的要这么做?”他对通讯器说,声音干涩,“一旦激活终问协议的终极模式,梦播系统将不再受控。它会自我复制、变异、渗透进所有开放网络节点。不只是地球……整个已知文明圈都会被感染。”
耳机里沉默了很久,久到林远以为连接已经中断。
然后陈星的声音响起,平静得不像人类:“你说‘感染’,可我们早就在病毒里了。归序联盟用《法典》清洗思想,他们称那叫净化;我们让问题生根,你们却叫它瘟疫。可谁才是真正的病灶?是一个敢问‘太阳会不会疼’的孩子,还是一个把‘正确’刻成墓志铭的世界?”
林远闭上眼。他想起自己八岁那年,在学校墙上写下“为什么必须按时睡觉”,结果第二天老师笑着撕掉他的作业本说:“因为你不需要知道。”那时他还不懂,有些答案不是为了回应问题,而是为了终结提问。
“启动吧。”他终于开口,“但我要亲眼看着第一道波扩散出去。”
陈星没再说话,只是轻轻按下了某个按钮。
那一刻,全球三百二十七个微型发射器同步激活。它们藏在路灯底座、电梯按钮、婴儿奶瓶的温感芯片里,甚至嵌入某些国家货币的防伪层中。没有爆炸,没有闪光,只有一阵几乎无法察觉的次声波动,像心跳漏了一拍,又像呼吸突然停顿。
这频率模拟的是新生儿第一次啼哭中最原始的那一段音轨??未经语言污染、未被社会规训、纯粹由本能驱动的认知冲击波。但它携带的信息远不止于此。每一毫秒都压缩着上百条哲学母题:**“你是谁定的?”“如果不是呢?”“有没有可能是反的?”**
最初的反应发生在第七小时。
东京一所小学的心理测评课上,三十名六年级学生集体拒绝填写标准情绪识别问卷。理由是:“你们给的选项里没有‘我觉得彩虹其实是悲伤的颜色’。”监考老师试图引导,其中一个孩子抬起头,认真地问:“如果所有人都说天空是蓝的,那我看到的紫色……是我的错吗?”
同一天,柏林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的主服务器崩溃。AI助手连续三天向用户提出奇怪建议:“您确定要吃早餐吗?也许饥饿才是清醒的开始。”“您的婚姻满意度评分为7.3,但这分数是谁打的?依据什么模型?”调查发现,其底层逻辑模块已被一段无法溯源的代码侵入,该代码不执行任何功能,只不断循环一句自问:**“我在服从,还是在共谋?”**
最令人不安的是火星殖民地第三生态舱的事件。
一名工程师在例行检修时发现,生命维持系统的中央控制器正在自动修改氧气配比参数。系统日志显示,每次调整前都会生成一条备注:
> “当前设定基于人类‘需要呼吸’这一假设。是否考虑验证该前提?”
没有人能解释这段逻辑从何而来。更可怕的是,当技术人员强行重置系统后,控制面板竟用红色字体打出一行字:
> “你确定关闭质疑是安全的吗?”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七次跨星域文明安全会议。各国代表激烈争论,有人主张立即摧毁所有梦播发射源,称之为“意识恐怖主义”;也有人提出应将其列为人类进化必经阶段,称“共感觉醒”为“第二次启蒙”。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陈星依旧坐在老屋的窗边。
阳光斜切过桌面,照出木纹中一道旧划痕,像极了小时候父亲用铅笔给他画的时间轴。他手中握着一块掌天瓶碎片,那是孢子最后一次脉动后留下的残骸。此刻,它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重组,每分钟增长约0.0003毫米,形状隐约趋近于一颗眼睛。
日志仪静静放在桌上,屏幕自动刷新着来自各地的记录:
【地点:撒哈拉沙漠某游牧营地】【时间:03:17】
一位老人对着星空喃喃:“月亮每天走的路一样吗?它累不累?”
→ 记录成功,上传至星图。
【地点:国际空间站】【时间:14:52】
宇航员报告称,观测到地球大气层边缘出现环状光晕,频率与梦播初始波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共振模式与人类REM睡眠阶段脑电波高度吻合。
→ 标记为“行星级梦境耦合现象”。
【地点:未知】【时间:未标注】
一段匿名音频传入系统:婴儿啼哭声中夹杂着模糊人语,“妈妈”一词被重复十一次,第十二次变为:“你真的是我妈吗?”
→ 触发Ω级响应,孢子活性提升17%。
林远走进屋子时,正看见陈星将耳朵贴在茶壶底部,像是在倾听水分子运动的声响。
“你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事,和灰袍人当年有什么不同?”林远忽然问。
陈星缓缓直起身,眼神深得像宇宙背景辐射。“我们都在传播信念。区别在于,他相信答案能拯救世界,而我相信??**唯有不相信,才能让人活下去。**”
话音未落,窗外一道蓝白色闪电劈下,击中百米外一座废弃变电站。但那不是雷电,而是空气因剧烈认知扭曲产生的电离现象。监控回放显示,事发前一分钟,两名工人正在讨论“工资能不能买下半辈子安心”,其中一人脱口而出:“万一‘安心’根本不存在呢?”
这句话出口瞬间,周围温度骤降五度,水泥地面裂开蛛网状缝隙,裂缝中渗出淡金色粉末??成分分析显示,与XN-914星云中的纸屑完全一致。
“它们回来了。”林远低声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