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羡:“八大碗...我这辈子只听说过,都还没见过。而且,人家还是在馆子里吃...娘欸!我活了30多年,还没下过馆子去吃饭咧...”
别的生产队,不管是出于妒忌也好;还是出于羡慕也罢。
他们纷纷对着,十里铺生产队大吐酸水。
但这并不会影响到窦建德,率领着全生产队的社员们,聚集到饭店里团年。
“同志们!”
“今年大家伙儿辛苦了!在这个66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辞旧迎新、普天同庆的美好日子里。”
窦建德照本宣科的、念着李会计递给他的发言稿,“为了犒劳一下,全体社员们的辛勤付出。
所以我们生产队决定,在自家的饭店里,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充满油腻腻的大年!”
念到这里,
窦建德还愣了一下:前面的稿子那些词儿,都很熟。
和公社里的干部发言,是一样一样的味道...
可最后这句,咋听着这么别扭呢?
什么叫“油腻腻”的年??
窦建德对此感到很疑惑,但台下的社员们,却哄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咱们能吃到八大碗,里面有酥鸡、有肉丸子、有肥汪汪的条子肉...嘶溜,可不是充满了油腻腻嘛。”
“哎呀,今年这年...你看看桌子上那些菜,天哒哒呀!嘶溜....油腻腻的,爱死个人了!”
“我这一辈子,只听老辈儿们说过。咱们这边最好的宴席,就是吃八大碗...可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八大碗哩!”
自打进入新时期之后,上面提倡婚丧嫁娶,一切从简。
而且因为刚刚进入新时期的时候,需要支援隔壁曹县。
到后来大伙儿分到了土地,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到了那个时期,有一些家里面壮劳力多、又会计划着过日子的人家。
他们其实是有那个实力,去举办八大碗席面的。
但只可惜,当时大家伙儿家底都还不厚,再加上上面又在提倡勤俭节约。
所以也没人,敢去搞得那么奢华。
而到了后来,
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初级合作社”,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没有那个条件,去置办豪华的宴席了。
所以一般来说,
只要年龄低于30来岁的人,他们见都没见过,大家伙儿津津乐道的那个什么“八大碗”...
那就更别说,有幸去吃到一回了。
饭店宽阔的大堂里面,热气腾腾的宴席已经预备好了:两大碗红烧肥膘肉。
这道菜,有点类似于南方的扣肉。
有一碗红烧猪肉,炖排骨、炖羊肉,炖猪排骨,红烧丸子,酥鸡肉。
整整八大碗,香喷喷的硬菜刚刚摆上桌。
整个饭店里顿时响起,一片片嘶溜...嘶溜...的咽口水口水声。
老李头咽下口水,问旁边的李建平:“二哥,你攒了几天肚子?”
李建平有气无力的,伸出3根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老李惊呼一声:“3天?哒哒呀,难怪饿的你走路都没力气。”
“看样子,你也比我好不到哪去。”
李建平饿的,都快低血糖了。
不仅饿的他四肢无力,连两眼都有点发直,“要是我没猜错的话,老李头,你不会比我攒肚子的时间短...”
老李嘿嘿一笑:“额也没攒几天...嘿嘿,也就才4天而已。”
塞北的人去吃席的之前,他们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攒肚子。
也就是在吃席之前,大家伙儿在家里就不怎么吃饭。尤其是老李头,他攒肚子特别的厉害!
居然可以连续好几天,老李头只靠着喝点水、或者是偶尔啃上一个杂面馍馍,稍微填填肚子。
就靠着这么一点点东西,他就能硬扛好几天...
等到窦建德发讲完话,请大家伙儿坐下。
随后一声令下,“开席吧!”
大堂之中,
众人顿时如同猛虎下山,又似那蛟龙出海,个个化身为饿狼,人人变成饕餮。
筷子与调羹上下翻飞、馍馍和米饭齐齐落肚...
好在塞北很是注重礼仪,大家伙儿可以狼吞虎咽,但却没有人在桌子上争抢。
好在没有那种拿着陶罐过来,一把就将菜倒进自家坛子里、打包带走的家伙。
生产队里的社员们,各自呼朋唤友的、组建成一桌一桌就餐。
而罗旋、张晓丽,彭勇还有2位来自于巴蜀的厨师,以及本地的2位厨师。
加上汪春花、窦建德,还有李会计,一共10个人,则另坐一桌。
这一桌子上的菜,和社员们的菜品不一样。
因为那两位厨师,是来自于巴蜀的人,他们吃不惯本地的八大碗。
因此这两位厨师,便按照巴蜀过年那边的习俗,做了个九大碗!
比人家的八大碗,还足足要多出一碗:软炸蒸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