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国家的意思,是利用这几年时间,埋头抓紧合金配方的研究。
六架空天飞机的订单,只是为了稳住那个什么南非发动机公司,让他们继续向空天飞机发动机生产,提供合格的合金材料。
只要有了合格的合金配方,就可以完全不依赖外人,将空天飞机的技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后,就可以不用再看其他人的脸色。
至于以后是否再向那个南非发动机公司购买合金材料,也会根据成本因素,重新考虑。
再往后,才是尝试着降低空天飞机相关零部件的制造成本,使其可以大批量廉价生产,以供应军事、科研、商业、民用等不同部门的需求。
在此之前,空天飞机只能成为国家战略力量的一部分,受到严格控制。
国家现有的一批宇航员,他们还要继续接受相关的太空失重条件下的训练,为接下来的载人登月做准备。
同时,在西南山区,无穷大公司大型设备制造基地,接受空天飞机模拟训练器的培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的宇航员,都是从全军上万名空军飞行员中,严格挑选出来的精英,本身驾驶技术就出类拔萃。
心理素质、经验、临场反应,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学习空天飞机驾驶技术,对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比起张岩他们当初接受培训时的痛苦,那是有着天壤之别。
飞行器在飞出大气层时,人体所受到的高过载,和进入太空以后面临的失重反应,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
当时张岩他们为了适应这两种极端反应,接受了大量高强度的训练。
对好几名飞行员来说,这是一种非人的折磨。
可对这批专门挑选出来的宇航员来说,这样的训练根本不算什么。
飞行员本身就是千里挑一,而宇航员更是万中选一,对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忍耐力超乎寻常飞行员。
二零一二年,十月。
一年一度的全军大演习再次展开。
演习一如往年那样,分实兵演习和虚拟世界方面军规模对抗,两个部分。
今年略有不同的是,对全军上万名飞行员的科目检验更加严格。
很多检验科目,难度之大,几乎无法完成。
这哪里是考验飞行员的技术,简直是对所有飞行员,进行的一次极限测试。
上万名飞行员,自是精英无数。
在如此苛刻的检验条件下,仍然有上百名飞行员脱颖而出,或顺利、或侥幸的通过了空军作战指挥部的检验。
他们立刻接受了进一步的心理、身体测试,并派出了军方调查人员,对其所在家庭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政审。
每过一关,就会淘汰一批飞行员。
到后期,留下来的飞行员,已经不足三十人。
更奇怪的是,在飞行员们接受测试的时候,还有很多非飞行员的军人,也在接受各种测试。
这些人,有的是优秀的飞行机械维修工程师,有的是纯粹的空间科研人员,有的是坦克炮手,有的是空降兵、火箭兵等。
还包括了特种部队士兵,甚至炊事兵等等,林林总总,涵盖了所有的军种。
一个都没有落下。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