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服李唐。
唐军可以顺流而下,成破竹之势。
当年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陈国,就在杨素的进攻下,无还手之力。
在进攻之前,李靖先稳定自己的后方。
他建议李孝恭将巴蜀酋长子弟,全部征召入军效力,根据他们的能力,量才授官。
表面之上,是将他们团结在李唐政权之下,实际上,却能起到人质的作用。
李靖的目标非常明确,打蛇打七寸,他想策划一次斩首行动。
他要一战定萧铣。
这需要出其不意,直接奔杀到江陵城下,然后在援兵没有赶来之前,占据江陵城。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靖选择了一个谁都不能预料的时间泛舟下江。
要想攻破江陵,首重水军。
李靖在长江上游早就准备好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当时正是秋水大涨,长江水势迅猛之际,要想从夔州沿江而下,必经三峡。
三峡自古就是天险,如果遇上水猛时节,根本就不可能有人想象,还会有人下江,并且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这直接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萧铣也想不到,他让自己的水军放假休息,没有备战。
李唐的军队之中,所有人也都想不到。
但李靖坚持立即进兵。
他信心满满地对李孝恭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这个计划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突袭之计。
如果成功,将毕其功于一役,并且李靖对于萧铣的弱点掌握得非常清楚,可谓知彼知己,定下的最佳策略。
李孝恭展示出容人的能力,以及决断力,他同意进军。
但当他们到达夷陵时,萧铣的大将文士弘率领几万精兵,挡住了前路。
李孝恭准备应战。
但李靖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不无忧虑地说道:“士弘,铣之键将,走卒骁勇,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此是救败之师,恐不可当也。宜且泊南岸,勿与争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破之必矣。”
但李孝恭新官上任,火气正旺,这一次,他并没有听从李靖的意见。
但出于尊重和慎重考虑,他留下李靖守营,以接应自己。
李孝恭信心满满地向文士弘攻击,但非常不幸,结果被李靖言中了,他被文士弘击败,率军仓皇败退到南岸,这是李靖给他早就规划好的撤退路线。
文士弘轻率了。
他觉得唐军主帅亲自率主力出战,不过如此,唐军的战力,被高估了,于是,他纵兵抢掠李孝恭的缁重等物资。
他却不知道,一代战神李靖,正立在江边,冰冷地注视着他这个送上门的猎物。
李靖看到文士弘的战士们都抢到了很多财物,已再无纪律,军队的阵形已经完全散乱,他知道,机会来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