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最是苦心经营久,太原自古为唐国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而隋末杨广失政,雁门之围,就是隋突双方,重新确定关系的大事,从此,那个为患中原的突厥强势回归。

    但在他们大规模南进之前,他们需要重新在漠北确立霸权。

    他们离开大草原,已经太长时间了,大草原上,那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此之前,像雁门之围那样举突厥全国之力南侵,是较小概率的事情。

    既然突厥无力大规模南侵,那小股突厥军队,李渊并不放在眼里。

    李渊深切了解此中关键,才会信心十足地想主动出出突厥。

    王仁恭乐得坐享其成,将一切交给李渊去经营。

    李渊确实是一代战略大家,他准备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渊有着清醒的头脑,在制定具体的对策时,他对王仁恭说:“(突厥)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

    李渊的战术非常简单,先成为他们,然后再战胜他们。

    这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当年汉朝和匈奴旷日持久的大战,实际上有三种主流的战法。

    一是倾全国之力,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决战,卫青是也,

    第二种是成为比突厥更强大的存在,在突厥人擅长的领域击败他们,霍去病是也。

    第三种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智谋胜,杂以和亲,离间等各种方式的综合角力,这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最高领导的国策决战也。

    但在战场之上,于武将而言,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亮剑的人,才可以笑到最后。

    李渊亮出了他最耀眼的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