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枭雄末路如山倒,战后清算谓残酷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听其是非,必为所误,请斩之。”

    杨玄感却觉得韦福嗣是旧朝的元老,是一种象征和代表,坚持重用。

    现在,同处落难之时,李密摒弃前嫌,想叫上韦福嗣一起逃跑。

    但韦福嗣拒绝了李密的好意。

    他坚称“我无罪,天子不过一面责我耳。”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预料,当杨广看到韦福嗣的起草文稿,并且想到杨玄感阵营中众多子弟,心下一阵惘然。

    这件事情,已不可能不深究。

    宇文述非常清晰地把握住杨广的心态,他进言道:“凶逆之徒,臣下所当同疾,若不为重法,无以肃将来。“

    这句话深得杨广之心,杨广立即说道:“听公所为。”

    于是,拔出萝卜带出泥,韦福嗣和一干曾效力于杨玄感的达官贵臣的儿子,都被无情而残酷诛杀。

    但他们身后的势力,却是大隋王朝的根本,杨广再独断,也无法将其家属一网打尽,那也是他执政的权力基础。

    因而,这些家庭需要承受丧子之痛,却避免了进一步的大清算。

    历史之上,杨广一朝很多重臣列传之中,他们子嗣的记录从此嘎然而止,这当然可以认为在青史留名之人,都是万中无一的天选之子,但此次诛杀,或者也存些许原因,千载之后,让人不胜唏嘘。

    这件事情,割裂了杨广和朝臣的本来就不甚融洽的关系,给整个朝局和政治风气留下了不可回复的创伤。

    另外次一级跟随杨玄感造反的民众,就远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清算杨玄感的党羽之时,杨广亲自对裴蕴说:“(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

    杨广定下彻底清算的基调。

    加上裴蕴的深文致法,樊子盖在执行之时,更是残酷无情。

    从坑杀受米之众,就可以知道此次反叛最后的清算到底有多残酷。

    杨玄感曾经开仓放粮,接济百姓,那些受米的民众,全部被坑杀于洛阳之南。

    依照这种标准,被牵连诛杀的人数达到三万人之多,并且都是籍没其家,其中被冤枉的达到半数以上,流徙之人也达六千余人。

    杨广坐镇洛阳,收拾杨玄感叛乱的残局,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

    开春之际,万物欣欣向荣,杨广蠢蠢欲动,他又想征伐高丽。

    但出现了非常吊诡的一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